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临高启明> 第一百二十二节 盘根错节(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二十二节 盘根错节(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ddxsku81中文网新笔趣阁
  

  外有强敌,内有叛乱,崇祯初年的西北民变如今已成燎原之势。崇祯七年八月,是他人生几十年中最压抑的日子。他的恩师、右参政陆梦龙坚守陕西固原府隆德城,城破后被农民军所杀,消息传来,京师震动。崇祯追赠陆梦龙为太仆寺卿,并亲自举行祭奠。陈子壮身为礼部右侍郎,强忍着痛失师友的悲伤主持了祭奠仪式。

  崇祯八年,高迎祥、张献忠两支叛军攻下中都凤阳,掘了皇帝的祖陵。崇祯皇帝得知后极度悲痛,一怒之下将未及时救援的漕运都御史杨一鹏杀头弃市。然后换上素服祭告太庙,躲在武英殿里不出来。大臣们都不敢说话,但又觉得事关重大,皇帝应该对事件有一个交代。于是陈子壮上疏,“人家丘陇,有伤一抔一树,未有隐忍而不发者”,事关皇家祖陵之变,不可随人俯仰,皇帝宜下“罪己诏”,得到了崇祯的采纳。陈子壮又针对时政提出了十二条建议,皇帝采纳了十条,这让他得到了鼓励并引以为荣。

  然而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也是在这一年的正月,崇祯下旨要求凡宗室子孙,有文武才能而堪任用者,宗人府可列举名字上报,经朝廷考验可授以官职。崇祯的做法明显是对在他视野之内的既有官员不满的表现。但这个举措违背了朱元璋定下的宗室“只能受封不能授官”的祖制。陈子壮再三思索,与好友同僚斟酌后,三易其稿,终于呈上了一份反对的奏章给皇帝。结果此事被唐王知晓,在崇祯面前弹劾陈子壮,于是崇祯以“非祖间亲,欺罔恣肆”将其下狱。

  刑部大牢里,与陈子壮同时被囚的官员共六十六名,除他之外的部级官员还有二十三人,包括那位在陕西车厢峡误信李自成诈降,使得农民军死而复生的五省兵马总督陈奇瑜。最后幸得众多同僚及皇太后求情,陈子壮才被释放,罢官遣返。

  陈子壮在京城前门痛哭叩首,告别了皇帝,登上驴背,出潞河登舟南返,写下了潞河感述:

  夹道看人叱短驴,青门杨柳肯萧疏?

  开笼宠过乘轩鹤,得水欢深涸辙鱼。

  天外先驰生入梦,匣中教卷未焚书。

  兴公不为轻饶舌,那得寻君赋遂初。

  谁想他还未到家,便听说髡贼已经占领了广州城。若是他此时返回京城,说不定缺兵少将的崇祯皇帝会任命他一個南赣总督之类的职务,调动数省兵马协助熊文灿剿灭髡贼。但他心忧母亲,于是快马加鞭赶在髡贼封锁关隘之前回到了广州。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