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英公务员> 第九百章 经济危机(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九百章 经济危机(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雅文小说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81中文网
  

  英国因为本土体量不大,英属印度没独立之前,要人有人要地有地,不用用力过猛就足以让本土过上很好的生活,随便使点手段刮地皮,都不用太掩饰就能财源滚滚。

  而苏联没这个条件,工农业剪刀差在苏联手中,就完全是另外一个层次的了。

  别看苏联创造出来工农业剪刀差的词汇,用来抨击自由世界,自己用起来比自由世界都熟练,如果说英国这种殖民国家是一个幼儿园水平,苏联完全是是教授级别,甚至还形成了理论。

  农业既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又是工业发展的绝对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支撑,工业化就不可能成功。

  由于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机器、农药、良种、劳动力等的增加,使得农产品成本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比农业快得多。使工业产品的成本无论在绝对量上,还是相对量上,都在下降。这样用价格指数计算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缩小的幅度又要打一个折扣。

  艾伦威尔逊只不过是用苏联公开抨击自由世界的理论作为指导,通过自己领导海外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框架,让其他殖民地专员这么干。

  现在的结果已经非常明显了,苏联人的理论,还真特么的好用。

  英国在战后就算是在困难,也比帝俄崩盘留下的废墟要好得多。艾伦威尔逊不敢说自己比苏共在那个时候的干部强,但英国的处境肯定比苏联刚建立的时候强。

  马来亚工业品的定价在伦敦,利润的大头当然被伦敦截留,但仍然让艾伦威尔逊上任之后的成绩斐然,现在他都有钱推动马来亚殖民地的城建了。

  本来英属印度独立之后,新生的印度将会出现短暂在亚洲鹤立鸡群的场面。

  因为英属印度从前在殖民地地位很高,导致非洲很多社区有印度裔存在,加上次大陆和英属东非殖民地面对面,会成为印度发展的助力。

  但现在不行了,艾伦威尔逊堵死了这条路,尼赫鲁还是在印度自己身上找找怎么工业化,别指望在英国的殖民地上玩工农业剪刀差了,英国的殖民地要留给自己做蓄水池。

  简单来说,这既是当前英国认可砸殖民地框架内的经济政策,效果十分显著。

  艾伦威尔逊马不停蹄,已经到达了沙巴州,正在和阿里汗谈笑风生,两人的关系是经过一系列的事情考验,他也不隐瞒自己的目的,“尊敬的大君,关于沙巴州作为可可种植的集中区,我的想法你已经明白了,我希望在五年后,可可产量能够达到年产量七到十万吨。沙巴州的气候也十分合适。”

  “艾伦,你当初在英属印度的时候,要是表现出来这样的工作能力。估计会大吃一惊的。”阿里汗带着一丝震惊的道,“真是太令人惊讶了。”

  如果印度人不介意孟加拉大饥荒年年上演的话!艾伦威尔逊心里这么嘟哝一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