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晋末长剑> 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变化(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变化(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开门!”阳夏谢氏的坞堡外,来了几个裹着头巾,牵着盖满麻布的马匹的人。

  他们大声叫喊着,并自称奉项县卢使君之命,来往于诸县,有命令下达。

  家将们检查了一下书信上的笔迹及印鉴后,将他们请了进来。

  正在家中教导学生的谢裒亲往正厅迎接。

  “仆乃侯府舍人陈铜根,见过谢公。”陈铜根躬身一礼,道。

  “长剑军陈督是汝何人?”谢裒瞟了他一眼,问道。

  “舍弟。”

  谢裒点了点头,又问道:“使君遣你来何事?”

  “使君有言,人以谷为命,今蝗虫害谷,是为害人命。”陈铜根说道:“粮食金贵,诸君当以保粮保民为要务,不得资敌。若有犯者,陈侯回返之日,定要追责。何氏破灭,殷鉴不远,君等宜细思之。”

  谢裒听完,沉默了许久。

  陈铜根也不催,传达完命令后就走了,他还急着去下一家,没工夫和他们扯闲篇。

  谢裒则静静地站在厅堂门口,良久后苦笑一声,自言自语道:“卢子道话说得不客气,但却有这个本钱。蝗灾遍地,生民罹难,要粮食就是要命啊,谁能痛痛快快交出去呢?”

  说完,摇了摇头,心中忧愁不已。

  今年以来,他的心情就很是沉重。

  一方面是感受到了北方秩序的逐渐崩解,士族的能量开始消退。值此大变之际,粮食、兵力变得更为重要,名气、官位、门第的重要性开始降低,一大群人开始崛起。

  邵勋只不过是其中一个代表罢了。

  他手下那批人难道没有崛起吗?放二三十年前,他们一辈子也别想得官。甚至不用支到这么远,看看六七年前,邵勋得官有多么艰难就知道了。

  如果他不立下殿中擒司马乂的大功,东海郡的孝廉绝对轮不到他。

  但现在呢?田舍夫、军户、杀猪匠甚至贼匪都得了官,简直沐猴而冠。

  另外一方面,谢裒被北方连年的战争和灾害严重打击了信心,和他持同样看法的士人很多。书信往来之间,谢裒看到了太多的灰心失望,意欲南渡之人激增。

  没人不喜欢生活在安定的环境内。

  洛阳两次被围、战争三天两头、旱蝗交替而来,北方谁爱待就待着去吧,反正我不待了——很多人就是这個想法。

  谢裒也有些心动。

  兄长谢鲲已经到了建邺,在琅琊王幕府内谋了个职位,初步安顿了下来。

  他带过去子女、亲眷、仆婢、部曲、庄客三千余家,被安置在京口一带,听闻将来会挪到别的郡县,总之会给他们一块地建庄园。

  至于百姓么,听闻琅琊王试图设立侨郡侨县来安置,与江南本地人互不干涉。

  反正南方荒芜,空地多得是,安置起来一点不困难,只要你愿意开荒。

  “一叶落而知秋……”谢裒说完这句话后,摇头叹息离去了。

  他还要治学,还要教导学生——当然是士族子弟。

  将来若去了南方,这些有师生之谊的士族子弟将是谢家绝大的助力。

  ******

  就在豫州刺史卢志派出大批信使,至各郡传达坚壁清野的命令时,陈留郡南部、梁国西部、陈郡北部乃至颍川西北一带,激战已经开始。

  桃豹在吃了一次亏后,重整旗鼓,于睢阳败乞活军。

  乞活军退走,桃豹直攻梁国郡城,三日而下,大肆烧杀抢掠。

  梁王司马禧人在洛阳,但他的封地却被祸害了个底朝天——前梁王司马肜(ro)死于太安元年(302),无子,琅琊王司马伷之孙、武陵王司马澹之子司马禧过继嗣位,继承了这片五千三百余户食邑的封地。

  夔安在阳夏、扶沟一带逡巡不进。

  先派骑兵至各堡壁传讯,令其进献粮草,无人应答。

  于是硬着头皮派步兵攻破了几个土围子、小壁垒,所获极其有限,转而攻大豪强建立的坞堡,数日不下,却折损了千余兵马。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