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第0241章 就不该惯着你(求月票)(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0241章 就不该惯着你(求月票)(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后发现其实他们就是一回事,只不过是不同环境下的两种变体而已。

  这让姜闻毛骨悚然:

  一个温文尔雅的霓虹人很容易变成一个我们印象中的柜子!

  姜闻用《柜子来了》这部电影告诉你,柜子他不是一个历史产物,现在的霓虹人和柜子没有区别。

  他们就是柜子!

  “赶紧剪出来送审,就算赶不上五月份的戛纳,也可以试试九月的威尼斯。”

  郝运没考虑的事情,姜闻却给他考虑的很周全。

  “叔啊,我配吗?”

  还真来啊,郝运只觉得有些荒唐,他第一次拍电影,就拿去三大电影节丢人现眼?

  不如选次一些的,比如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开罗国际电影节等等。

  “什么叫配不配,没出息!”姜闻抬手就朝郝运后脑勺来了一下。

  “行行,争取去威尼斯。”郝运服了。

  你打我脸都行,打我脑袋你就不怕把我给打傻了嘛。

  脑子是最精细的零件,稍有闪失就可能让人变成精神病。

  一些收尾的小活交给郭德高,郝运收拾东西,解散剧组,带着一堆胶片回到了首都。

  由于他分镜做的很细致,姜闻给介绍的剪辑师张一凡看了之后就表示没啥太大的工作量。

  而且,就一个新人导演来说,张一凡觉得郝运的表现堪称惊艳。

  甚至怀疑这部在圈内话题度极高的电影,其实是姜闻亲自操刀拍的。

  张一凡对姜闻的手法非常熟悉。

  他98年加入姜闻的《柜子来了》剧组,后参与《寻枪》的剪辑工作,和姜闻多次合作了。

  不过,通过和郝运的聊天,他渐渐的打消了疑虑。

  这些镜头郝运如数家珍,而且对于剪辑也非常有想法。

  尤其是在剪辑这一块,张一凡都不太相信郝运从未参与过剪辑工作,因为郝运总能说到点子上去,对于各个环节的理解也很到位。

  呃……

  郝运从他身上薅到了不少的属性,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行不行,关键得看羊肥不肥。

  请了剪辑师之后,郝运就开始了工作。

  晚上的时候,他和张一凡讨论剪辑细节,白天的时候郝运去上课,张一凡操刀剪辑和后期制作。

  至于什么时候能剪出来,张一凡表示会很快。

  因为郝运和姜闻不太一样,他没有浪费太多的胶卷——这也是张一凡后来相信电影出自郝运之手,而不是姜闻之手的原因。

  如果是姜闻出手,胶卷量至少得是现在的三倍以上。

  现在是一月初,大概二月中旬就能剪完。

  国产电影一般都只需要4~6周的后期剪辑时间。

  而画面质量更高的好莱坞级别的荧幕巨作,则大致需要3~6个月甚至更久的后期剪辑工序。

  郝运的《心迷宫》拍出来就是半成品了,如果不是要等配乐啥的,可能一个月就干完了。

  配乐师刘艺军是张亚冬介绍的。

  说这个名字,可能没多少人知道,但是你要是说老五,那知道的人就太多了。

  在80年代末,老五的大名在国内的音乐圈就已经叫得很响,当时有一句话可以佐证:“北有老五,南有捞仔”。

  这两人均是行家公认的南北两大吉他高手。

  后来老五成为“唐朝乐队”的一员,担纲主音吉他手。

  1992年唐朝乐队的首张专辑发表后,老五被海外乐评家评为“亚洲最伟大的吉他手”。

  不过,1996年的时候,因为音乐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和对领导权的不服从,老五被赶出了唐朝乐队。

  他用“唐朝老五”的名字从事自己独奏表演。

  并且为电影写配乐,还举办了画展。

  张亚冬为他介绍了不少的工作。

  2002年,老五重新回到乐队。

  玩摇滚的都穷,唐朝已经好几年没出啥新作品了,老五看似很高大上,其实很便宜。

  他不是专业配乐师,但是郝运对于配乐要求不高,用起来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