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129章 我也在这儿(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29章 我也在这儿(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周产老师,我是吴子牛。”

  听到是吴子牛,周彦笑道,“吴导,你又来催稿了啊。”

  这已经不是吴子牛第一次打电话过来了,前两天周彦刚回来的时候,就接到过吴子牛的电话,那之后,这之前又接过一次,这已经是周彦回到燕京后第三次接到吴子牛的电话。

  吴子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是有点着急。”

  “剧本写差不多了,吴导你下午有时间就过来吧。”

  听到剧本已经写差不多了,吴子牛欣喜道,“那我一会儿就过去,是你上次跟我说的那个地址么?”

  “是的,从巷子进来往前走大概六七十米,往左边看。”

  “好嘞。”

  一个多小时之后,吴子牛敲响了四合院的门。

  等门开了,看到周产本人,吴子牛有些惊讶地挑了挑眉毛,虽然电话里面听着挺年轻的,但是吴子牛没想到周产竟然这么年轻。

  对于吴子牛的这种惊讶表情,周彦已经见怪不怪,他笑着将吴子牛请进四合院,“吴导你来的还挺快的。”

  八一厂离这边距离不近,吴子牛应该是打过电话之后就出发了,不然这会儿到不了。

  “路上还比较顺利。”吴子牛笑了笑。

  两人进了会客室,周彦先给吴子牛沏了杯茶,然后将刚刚写好的剧本拿给他,“刚刚写好的剧本,有些地方还需要完善,吴导你先看看。”

  吴子牛也没多余的话,接过剧本就直接看了起来。

  剧本自然跟要不同,不然的话周彦也不必写这么长时间了。

  相较于,剧本在叙事顺序上做了调整,里面的插叙、倒叙做起来很简单,而且是为了文学服务,但是电影里面就没有必要玩这些花活了,太意识流的话会让叙事变得枯燥而且是无意义的枯燥。

  吴子牛在看剧本的时候,也挺意外,他没想到周产竟然这么务实。

  来之前,吴子牛就比较担心,这些文学家们在剧本写作上会太过于文学化,还想着要如何去劝周产。

  现在看来,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剧本看到一半的时候,吴子牛就忍不住问周彦,“周产老师……”

  周彦笑道,“我本名叫周彦,吴导你直接叫我本名吧。”

  吴子牛在脑海中想了想,想到是“彦”字,随即恍然,不过他又感觉好像在哪儿听过这个名字。

  “周彦老师,你之前是不是写过剧本?”

  周彦点点头,“是的,之前确实有写过剧本。”

  “冒昧问一句,你写的剧本有拍出来么?”吴子牛又问道。

  周彦再次点点头,“有,刚刚上映没多久,电影名字叫《想飞的钢琴少年》。”

  听到《想飞的钢琴少年》,吴子牛眼睛瞪得老大,他终于想起来为什么感觉周彦这个名字耳熟了,前段时间那部《想飞的钢琴少年》的导演不就是周彦么?

  《想飞的钢琴少年》票房自然不能跟《焦裕禄》这一类电影比,但成绩已经很不错了,像这类电影吴子牛他们当然也会有所专注。

  即便他不刻意关注,这类电影也会是办公室大家聊天时经常出现的话题,肯定会经常听到。

  “你是《想飞的钢琴少年》的导演?”

  周彦笑着点头,“是的。”

  吴子牛摸了摸额头,这一连串的事情让他有点恍惚,周彦这是从哪儿突然冒出来的,怎么这么厉害,写得好,电影电影拍的也好。

  调整了一会儿情绪,吴子牛笑着说道,“其他的先不管了,咱们先看这个剧本吧。”

  随后吴子牛又专心看起手里的剧本。

  过了好一会儿的,等到吴子牛将剧本看完,他长长地舒了口气,“周导,你又给了我一种新感觉。”

  “吴导是说剧本,还是人?”周彦问道。

  “剧本和人,都有。”吴子牛笑了笑,“既然周导也是电影方面的行家,那咱们沟通起来也就简单了,这个剧本整体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其中有一些地方我有些其他想法。”

  “有什么不同意见,吴导你直接说,不用有什么顾虑。”

  吴子牛点点头,开始说道,“姚想卡在树洞里面,最后被村民给救出来了,这一处我认为可以改一下,改成他自己爬到树洞顶端,然后滚下去的,最终被村民救下来。我是这样想的,既然村民将这个树洞看得那么神秘,如果让他们去救人,那不就看到了树洞的底细么,这样村民还会觉得树洞什么?”

  周彦笑道,“其实这里是我故意这么写的,这样更能暗示后面的故事都是姚想幻想的,这里救人的村民跟前面出现的乌鸦正好有个对应。”

  “原来是这样。”吴子牛点点头,随后又说道,“但是我认为,在剧本里面,还是改成自己逃出来的更好,我怕太隐晦,观众领会不了。另外,这一段改成自己爬出来,戏剧冲突也更强一点,后面姚想称自己可以通灵也更有说服力。我们可以改成,他原本卡在树洞里面,为了出来,直接把胳膊给折断才终于……”

  吴子牛侃侃而谈,周彦也细细倾听,不得不说,吴子牛的想法还是很不错的。

  从文学角度来说,周彦这样写自然没有问题,但是改成电影,肯定要考虑到戏剧冲突,吴子牛改的这一段显然更有戏剧冲突。

  等吴子牛说完之后,周彦也不禁点了点头,“你这个说法不错,可以尝试这样改一改。”

  听到周彦这么说,吴子牛也笑了起来,他就担心周彦太固执,不愿意听取意见,现在看来是他多虑了。

  “除了这个地方之外,我认为乡头跳大神把篾匠害死这一段,还可以延伸一下。”

  《树洞》原著里面,这一段刻画比较少,就那么一小段,周彦在剧本里面也没有扩展,同样只写了一小段。

  但是吴子牛认为,这一段非常适合再深入挖掘一下,更能够凸显村民们的愚昧跟迷信,更加能够丰富主题。

  “另外,我认为可以安排一个医生角色在现场,这个医生目睹着一切发生,却没有说话,医生这个角色,置身在这样一场迷信事件中,给人的冲击肯定会更强……”

  除了这两处之外,其他地方吴子牛也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不过都是些小问题,只有这两处的改动最大。

  对于吴子牛提的意见,大部分周彦都是赞同的,按照吴子牛的想法改,确实对电影更有利。

  有些周彦不赞同的地方,周彦提了,吴子牛也没有坚持,本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几个问题说完之后,周彦笑着说道,“这两天我把剧本改一下,回头我们再聊。”

  吴子牛却问道,“周导你这两天忙么?”

  周彦笑着回道,“不忙,我这两天就准备把心思都放在剧本上面。”

  吴子牛笑道,“既然如此,我今天就不走了,咱们一起改。”

  周彦扯了扯嘴角,心说吴子牛就这么着急么?这是要看自己写作业?

  “吴导,这两段今天肯定改不出来,这样吧,你明天下午再来,没必要在这里浪费时间。”

  听周彦这么说,吴子牛也没有再坚持,点头道,“那好,我明天再来拜访。”

  “好,明天见。”

  之后的一个礼拜,吴子牛每天都会到四合院来,一待就是半天,都是在讨论剧本的细节。

  一个礼拜之后,两人终于把最后一个问题给讨论结束,吴子牛拿着剧本笑道,“周导,暂时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周彦挠了挠头,“吴导,这一版,没有什么不可抗力,我可是不会再改了。”

  “好好好,已经没问题了。”

  等到剧本定下来之后,周彦问起了拍摄指标的事情,“吴导,你们八一是准备自己制作出品么?”

  吴子牛摇摇头,说道,“不一定,有可能是厂里面自己做,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跟香江的森信娱乐发展公司联合出品。”

  “森信娱乐?”

  “张志亮你认识么?”

  “嗯,听说过。”

  张志亮也是个导演,而周彦对他印象比较深的两部电影是《抢钱夫妻》跟《中国最后一个太监》,除了这两部,其他的像《墨攻》、《肩上蝶》也算是比较有名气。

  还有《龙门飞甲》,不过是跟徐克共同指导的。

  “这个森信娱乐就是张志亮刚刚弄的,上次他跟我联系,说是希望跟我合作拍一部电影,我还没给他答复呢。”

  周彦大概听明白了,吴子牛是做两手准备,如果八一厂这边不愿意掏钱制作,那就去找张志亮合作,走合拍的路子。

  “吴导,其实还有一条路。”周彦笑道。

  吴子牛疑惑道,“什么路?”

  “你可以找汤臣电影合拍。”

  “汤臣电影……”

  吴子牛原本想说他有什么关系,能让汤臣公司投资给他拍电影,但是转念一想,周彦执导的《想飞的钢琴少年》不正是汤臣电影公司投资的么?

  “周导,你是说,你能让汤臣电影公司投资拍摄这部电影?”

  “我可以帮你问问,不过希望是比较大的。”

  其实这事徐风之前提过,基本十拿九稳,但周彦并没有把话说死。

  听到有希望,吴子牛就已经非常开心了,“那这事就麻烦周导去帮忙问问了,如果汤臣公司那边真的有意向投拍,那我也就不用费劲了。”

  不仅仅是不用费劲了,拍摄预算也会上去。

  虽然吴子牛拍的都是小成本电影,但谁不希望能够宽裕一点呢?

  送走吴子牛之后,周彦就给徐风打了个电话,把《树洞》的事情跟她说了。

  徐风爽快地表示没有问题,她会找时间跟八一制片厂那边联系。

  跟徐风说过之后,周彦就没有过问这事了,后面两天他一边在家整理《三国演义》的配乐,一边准备上课的教案。

  他还抽时间去了趟电视制作中心,跟李一丁碰了个面,也看了最近这段时间拍好的戏。

  两人现在加起来只写了二十多段曲子,不过他们倒并不急,因为电视剧拍摄进度不一般,这玩意是个持久战,没有一两年都结束不了。

  于然、方秀她们也来过几次,不过看到周彦比较忙,就没有待太久。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