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162章 百分之四打包给你(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62章 百分之四打包给你(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剧组休息,周彦却不能歇。

  第二天早上,周彦带着导演组的几个人在剧组办公室那边开了个小会,给这段时间的拍摄做了一次总结。

  虽然这段时间进度比较慢,拍的镜头不多,但现场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胡珂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而除了胡珂之外,还有一些小问题,比如各组在配合上还有些不融洽,一些之前没跟周彦合作过的工作人员,一时也没适应周彦的节奏。

  特别是这段时间戏排的又比较满,好多人都没有想到会这么累。

  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这段时间磨合下来,已经好了很多。

  会议时间不长,从头到尾也就一个多小时,等会议结束之后,周彦就回家了。

  今天之所以休息,一方面很多人都累了,让他们休息休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周彦今天要见一个客人。

  《想飞的钢琴少年》翻拍的事情定下来之后,导演奥利维埃·达昂就说要来中国跟周彦见一面。

  奥利维埃是今天上午到,姜霞已经去机场接他了。

  周彦在家等了一个多小时,姜霞带着奥利维埃来了。

  看到奥利维埃,周彦有些意外,因为奥利维埃的形象跟周彦之前想的的一点都不一样。

  徐风说奥利维埃是一个新人导演,也就二十多岁,周彦脑海中浮现的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模样。

  但眼前的奥利维埃看起来却很成熟,他个子不高,也就刚到周彦下巴的位置,短发、圆脸,有点胡茬,看起来不修边幅,像是三十多岁。

  周彦又看向旁边的翻译,他更加意外了,因为这个翻译他见过,就是前段时间他跟王祖贤去八达岭碰到的那个放音乐的男生。

  翻译是姜霞请的,这男生应该是假期出来做兼职。这男生一见面,就盯着周彦看,眼神中有点激动。

  “你好,达昂先生,欢迎来到中国。”周彦笑着跟奥利维埃握了握手。

  “周,非常高兴来到中国,也非常高兴见到你。”

  负责翻译的男生虽然很激动,但是工作没有落下,翻译速度很快,表达也很流畅。

  见男生业务能力这么强,周彦也挺佩服的,这个男生至少精通三门外语,荷兰语、英语以及法语。

  之前周彦还以为男生是专修荷兰语的,没想到法语这么好。

  将他们请进四合院,周彦亲自给奥利维埃倒了茶,顺便也给男生倒了一杯。

  “多谢,周老师。”

  “小伙子法语水平不错,是外国语学院的?”

  “嗯,我是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的。”

  “叫什么名字?”

  “李大开。”

  周彦点点头,在奥利维埃对面坐下,“达昂先生,听徐总说你要来燕京,我非常高兴,徐总可是对你赞许有加。”

  “能来燕京见你一面,我更加高兴,其实我原本正在准备我自己的一个剧本,但看了《想飞的钢琴少年》之后,我决定先放下我自己的剧本,来翻拍《想飞的钢琴少年》。这个故事非常好,但因为语言跟文化的不同,大部分法国人不愿意走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这让我感觉很遗憾。”奥利维埃说道。

  周彦的心态很平和,“其实《想飞的钢琴少年》在法国的成绩,已经达到我的预期了。”

  “我相信,改编之后,情况会更好。”

  看到奥利维埃这么有自信,周彦也挺好奇,“达昂先生,我听说这是你的第一部电影?”

  “嗯,这是我的第一部电影,此前几年我一直在给电视台拍记录片。”

  周彦点点头,原来奥利维埃是拍纪录片出身,那也不算是新人了,不过纪录片跟电影是两个路子,奥利维埃的纪录片经验未必能够在他拍电影的时候起作用。

  当然了,能一直给电视台拍纪录片,侧面也证明他还是有业务能力的,或许奥利维埃在法国国内还挺有名气。法国对纪录片的重视程度,比中国这边要高很多。

  “我听徐总说,这部电影两个多月之后就要开始拍摄,现在剧本定好了么?”

  “这次过来,我就是要跟你聊这个事情。”奥利维埃从包里面掏出一份剧本,“这是已经写好的剧本,你看一下。”

  周彦点点头,把剧本接了过来,随后也没说话,认真拿着剧本看。

  奥利维埃的准备很充分,拿出来的剧本已经翻译成了中文,方便周彦阅读。

  剧本前面一部分,周彦看的非常快,因为前面这一段跟他之前的那一版情节基本上一样,奥利维埃并没有在这里做多少改动。

  剧情走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剧情就出现了大的改动,在周彦拍的那一版里面,小男主的邻家姐姐跟小男主其实没有多少互动。

  但在奥利维埃写的这一版里面,小男主跟女主从小互动很多,他们经常一起听音乐。

  周彦那一版里面,对于女主为什么搬家没有详细交代,但是奥利维埃这一版里面,却细说了这一段。

  他们住的是富人区,女主家境原本也很好,但是女主父亲生意出了问题,不得不把家里的房子卖掉,搬到了其他城市去。

  也就是说,新版的《想飞的钢琴少年》增加了不少感情戏。

  除了感情戏之外,后面也增加了更多小男主挣钱的情节,把故事变得更“爽”了。

  当然了,因为条件足够,所以周彦版的滑翔伞也被改回了小飞机。

  还有就是,在奥利维埃这一版里面,增加了一些配乐。

  比如男主爷爷去世的时候,男主透过玻璃窗看着远处的飞机,弹奏了一首曲子,这首曲子里面满是哀思。

  把剧本看完之后,周彦指着这一段问奥利维埃,“这里要增加一首新曲子么?”

  奥利维埃点头道,“我正要跟你说这个事情,不知道你可不可以再创作一首曲子放在这个地方?这样一来,电影里面的音乐元素更加丰富,也能更加打动观众们。”

  周彦想了想,说,“没问题。”

  听到周彦同意,奥利维埃高兴道,“实在太感谢你了,请你放心,这首曲子是在之前的配乐使用范围之外,也会额外支付费用的。”

  周彦微微点头,奥利维埃还是个明白人,主动提钱。

  “剧情改了不少,整体配乐我也给你做些改动吧,配乐还是要按照电影的节奏来。你的剧本里面加入了不少男女主互动的戏份,我也会增加一些跟爱情有关的配乐。”周彦说道。

  奥利维埃兴奋道,“那实在是太好了,来的路上我其实也在想这个事情,原版里面的配乐很好,但并不是完全契合新的故事,如果能够进行改动,那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实我跟徐总提过,把电影的配乐打包给你来做,她的意思是让我来跟你沟通。”

  “打包给我做么?”

  “是的,就是这部电影的所有音乐制作还是交给你。”说到这里,奥利维埃又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我们在其他地方要花很多钱,可能给你的价格不会太高。”

  “那是多少呢?”周彦问道。

  “总制作成本的百分之四,也就是三十二万美金,不过这要减去之前已经支付给你的十万美金。”

  周彦笑了笑,百分之四在欧美肯定不算高,一般情况,音乐制作成本占总制作成本的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十之间的比较多。

  整体打包,可不是说写几首曲子就行了,还要把音乐的制作都揽下来,找乐手、录音棚,等于是录一张音乐专辑了,这中间的成本也不低。

  不过这对周彦来说,其实还是比较划算的,因为这部电影的配乐他之前已经做差不多了,后面的任务量就要少很多。

  乐队他手头就有,剩下的就是录音制作了。

  看着奥利维埃期待的眼神,周彦也很感慨,国内跟国外对配乐的重视程度差别还是很大,奥利维埃觉得百分之四的制作成本放在音乐制作上都觉得不好意思,但国内现在做配乐,就给个工资完事。

  有点的制作方是没钱,想在音乐制作上花钱也有心无力,但有的制作方压根不觉得应该在音乐上面花这么多钱。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