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165章 阿姆斯特丹的风(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65章 阿姆斯特丹的风(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玛利亚问他,“你出去么?”

  “嗯,我去买一张音乐专辑,一会儿就回来了。”

  “哦。”

  出了家门,吉尔伯特骑上自行车朝着罗宾说的那家音像店赶去。

  下午音像店人挺多的,吉尔伯特在前排的新品货架上面看到了自己要找的东西。

  在货架上面取了一张《钢琴少年》,吉尔伯特走到了收银台,“你好,结账。”

  看吉尔伯特风风火火地进门,径直从新品货架上拿了《钢琴少年》就来结账,老板还挺好奇的,“你是专门为这张专辑来的么?”

  吉尔伯特点点头,“是的。”

  “你认识这张专辑的作者?”

  “嗯。”

  “可他是个中国人。”

  “我前段时间去了中国旅游,这个作者在中国很出名的。”

  老板笑道,“看来供货的人并没有骗我,他告诉我这个作者在亚洲都很出名。”

  “好像是这样的,我去中国长城游玩的时候,还听到有人播放周彦的音乐。”

  “长城好玩么?”

  “很有意思,如果恰好碰到有人在播放《万里的长城》,会让快乐加倍。”

  “万里的长城是什么?”

  “也是周彦的曲子。”

  老板点点头,“我听供货的人说,这段时间这个作者的电影正在我们这里上映,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真的么?你说的是《想飞的钢琴少年》吗?”

  “嗯,反正供货的人是跟我这样说的。”

  “谢谢你。”

  ……

  结完账之后,吉尔伯特迫不及待地拆开cd,装进CD机里面,一遍骑车一边听。

  罗宾说的一点都没错,周彦的这张专辑,跟《神秘·国度》的风格完全不同。

  《神秘·国度》具有非常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不论是曲调还是配器,一听就能听出来中国的味道。

  今天之前,吉尔伯特也一直以为周彦就是专门写《万里长城》这一类音乐的音乐家。

  但是《钢琴少年》却给人很不一样的感觉,这张专辑里面的曲子更有西方的感觉,用的配器也基本上是钢琴以及提琴。

  如果说,听《神秘·国度》的时候,会让人想起长城、故宫这些古老且宏伟的建筑,那听《钢琴少年》就让人感觉自己置身在某个不知名的小河边。

  小河穿过广袤的草原,偶尔被岸边伸出来的树根分个叉,那些岸边的花草树木,被风一吹,纷纷露出笑脸……

  但阳光不会一直明媚,笑脸也不会常在,到了有些曲子,这草原上就开始淅淅沥沥地下雨,雨点打在河面上,漾起淡淡的忧伤。

  轻快的、悲伤的、调皮的、忧郁的……后来都汇入小河,朝着更远更广袤的草原流去,最终消失在天际。

  吉尔伯特到家的时候,专辑里面的曲子还没有放完,他舍不得这种一边骑车吹风一边听音乐的美妙感受,便从家门口路过,朝着远处骑去。

  一直到音乐结束,他才折返回来。

  他一到家,玛利亚就兴师问罪,“你刚才怎么路过家门口又走了,我在后面喊你你都不理我。”

  “你有喊我么?我听音乐听的太入迷了。”

  “你听什么音乐,这么入迷?”

  “周彦的新……应该说是周彦的老专辑。”

  “就是《神秘·国度》的作者?”

  “没错。”

  “给我也听听。”

  “好。”吉尔伯特将CD机递给妻子,“我们晚上一起去看电影吧。”

  玛利亚一边摆弄CD机,一边奇怪道,“怎么突然要去看电影?”

  “我听音像店的老板说,周彦拍的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这段时间在我们这边上映。”

  “周彦不是音乐家么?还拍电影?”

  “嗯。”

  “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他可能音乐很厉害,电影拍的就很一般。”

  吉尔伯特耸了耸肩膀,“至少能听一听音乐。”

  ……

  傍晚,吉尔伯特夫妇来到了电影院,他们买到了七点半的那一场。

  这部电影的场次并不多,很多人看到是中国导演拍的,就没兴趣了,他们倒不是对中国有意见,只不过除了特定的几个国家,其他国家的电影,观众们都没什么兴趣。

  不过大厅里面倒是有一些东亚面孔,可能是为了这部电影来的。

  吉尔伯特是个自来熟,把票交给玛利亚之后,就凑到一个东亚面孔的年轻小伙子跟前。

  “你好。”吉尔伯特用中文打招呼。

  年轻人愣了一下。

  见年轻人发愣,吉尔伯特以为他不是中国人,又用霓虹语打招呼,“口里七哇。”

  年轻人这才用荷兰语说,“你好,我是中国人。”

  “你好,你好。”吉尔伯特有用普通话说了两声你好,但是他的普通话水平也就到这了,所以后面还是用荷兰语说,“你是来看《想飞的钢琴少年》的么?”

  “是啊。”男生点点头,“你也是?”

  “是啊,我特别喜欢周彦,知道他的电影上映,就过来看了。”

  “你特别喜欢周彦?”男生十分意外。

  周彦的电影才上映,音乐专辑也出来没两天,这老外怎么就特别喜欢了?

  “我之前去过中国,在中国的时候,我听到了他的专辑《神秘·国度》。”

  听到吉尔伯特去过中国,听过《神秘·国度》,男生既感到高兴,又非常羡慕,“我都还没有听过《神秘·国度》。”

  他是今年春天来的阿姆斯特丹,那时候《神秘·国度》还没有发行。

  这张专辑的消息,还是前段时间朋友打电话过来的时候告诉他的,只可惜在这边买不到专辑,邮寄的话代价太大了。

  看着男生羡慕的表情,吉尔伯特笑道,“我可以给你听啊,我还把专辑带来了呢。”

  从家里出发的时候,吉尔伯特本来只带来《钢琴少年》,但是想了想又觉得那张《神秘·国度》是从中国带过来的,很有纪念意义,今天他们又是来看周彦的电影,所以也带了过来。

  看到吉尔伯特从包里面拿出专辑,男生感觉自己就想做梦一样,他心心念念的神专《神秘·国度》竟然从一个荷兰人的包里面拿出来了?

  “竟然还是签名款!”

  看到专辑上面的签名,男生更加惊讶了。

  吉尔伯特笑道,“不是的,这是我一个中国朋友签的自己名字。”

  “不对啊。”

  男生拿过专辑,仔细打量,“虽然这字写的比较潦草,但就是周彦没错啊,不过我没见过周彦的签名,只能确定这是周彦两个字,但不知道是不是周彦本人签的。”

  吉尔伯特皱起眉毛,“可是,周说这就是他自己名字。”

  “你那个中古朋友也姓周?”

  “嗯,他也姓周,还是个音乐老师。”

  男生咽了口口水,“你这朋友不会就是周彦吧……他是不是高高瘦瘦,皮肤挺白的,长得很好看。”

  “高也不是很高。”

  “在荷兰这边肯定不算高,是不是比我高?”

  “应该是比你高一些。”

  “在燕京碰到的?”

  “在长城上碰到的。”

  男生越问越激动,随即又抓耳挠腮起来,不知道该怎么确定这件事情,思索了好一会儿,他忽然拍了拍大腿,“对了,《想飞的钢琴少年》最后有周彦的画面,你看到就知道了。”

  看到男生这么激动,吉尔伯特还是有些懵。

  什么意思?

  他在长城上碰到的那个人就是周彦本人?

  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这种可能,当时周跟王一直都戴着墨镜跟帽子,只在人少的地方拍照。

  他也跟着有点激动,如果真的就是周彦,那这段经历也太奇妙了。

  “我可以听一听这张专辑么?”男生指着《神秘·国度》说道。

  “当然。”吉尔伯特直接把CD机跟专辑都给了男生,“我去跟我妻子说几句话。”

  回到妻子身边,吉尔伯特忍着激动说道,“玛利亚,你还记得我们在长城碰到的周么?”

  “记得啊,那张音乐专辑不就是他送给你的么?”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