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209章 雪健,又有剧组找你了(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09章 雪健,又有剧组找你了(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周彦也没有着急问太多问题,而是跟他们聊一些简单的话题。

  相较于李海宁,夏国保的警惕性要低很多,聊着聊着,就把他们的信息跟周彦说了。

  通过夏国保的诉说,周彦也大概知道了他们的情况。

  两人都是来自鲁省,因为父母来燕京打工,他们就跟过来了。

  而他们说的那个春生中学,其实是他们的一个老乡办的学校,这个学校只收民工子弟。

  学费不贵,但是经营也很差,现在除了一个校长,老师都已经辞职了,所以才有了放假这事。

  周彦甚至怀疑,这個学校的经营是否合规。

  学生们没学上,又不好在家待着,很多都出去找工作了,他们俩机缘巧合碰到了那个崔老板,因为唱歌还可以,就成了合唱团的固定成员。

  不过崔老板对外宣称,他们是央音附中的学生。

  因为李海宁唱的很不错,确实能把不少学生家长给唬住。

  听夏国保的意思,虽然遇到了崔老板这个骗子,但他们比其他同学运气要好点,因为其他同学基本上都是去一些餐馆当杂工,每天从早忙到晚最多也就一两块的工钱,而他们唱一场就能拿二十块钱。

  如果每周能够多唱几场,甚至拿到的工资跟他们父母差不多。而且在合唱团唱歌,不像在餐厅打工那样辛苦。

  大体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周彦开口说道,“如果学校没有复课,以后每天就到这里来,我让人教你们唱歌,如果你们学会一首歌,我给你们二十块钱。”

  “我们学唱歌,你给我们钱?”李海宁一脸惊讶,“我们不要上台表演么?”

  周彦摇摇头,“你们的水平暂时还达不到上台表演的标准。”

  听到这话,李海宁有些不服气,不过他没有反驳,而是关心起薪资,“是一个人二十块钱,还是我们两个人加起来二十块钱?”

  “一个人二十。”

  “能提前结么?”李海宁怕周彦跟崔老板一样,不给他们工资。

  周彦摇摇头,“学会一首给一首的钱,你也可以选择不干。”

  听到周彦这么说,李海宁咬咬牙,“没问题,我们干了。”

  “你只能代表你自己。”周彦又看向夏国保,“伱呢?”

  夏国保看了一眼李海宁,说道,“我听海宁的。”

  周彦点点头,“今天你们可以回去了,教学从明天开始。”

  两个孩子相互看了一眼,然后起身准备走。

  当他们走到门口的时候,周彦又说道,“提醒你们一件事情,工作室这边是中午跟晚上是管饭的,如果你们想吃午饭的话,我建议你们上午就过来。”

  听到工作室还管饭,两个孩子眼睛都亮了起来。

  原本李海宁心里还有点犹豫,但是听到管饭之后,就下决心一定要来,就算他们拿不到工钱,只要有饭吃,都是值得的。

  为什么他们那么多同学会选择去餐馆打工,就是因为餐馆是管饭的,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就算没有工钱,只要管饭,都能给家里面减轻压力。

  等到李海宁跟夏国保走后,周彦又给后勤打了个电话。

  “明天中午跟晚上的工作餐,我这边报三个人。”

  “老板,是有客人要来么?餐标要不要提高规格?”

  “不用,照常就行。”

  “明白了。”

  跟后勤通过电话,周彦又去了趟大录音棚。

  方秀正在给乐团成员们开会,见到周彦来了,立马跑到周彦面前,“师兄,有事么?”

  “声乐歌剧系那边你熟不熟悉?”周彦问道。

  “还行,怎么了?”

  “给我找几个专业能力不错的同学过来。”

  “我们后面的曲目要加人声么,还是要新建声乐团?”

  “不是,想让他们来教几个孩子。”

  “多大的孩子啊?”

  “十二三岁吧。”

  “有男女限制不?”

  “没有,最好有教学能力,而且时间多的。”

  “那没问题,什么时候让他们过来?”

  “明天上午。”

  “好的。”

  ……

  第二天上午,周彦到工作室的时候,前台小李跟他说,“老板,昨天那两个小朋友来了,我安排他们在休息室等您。”

  “他们什么时候来的?”

  “我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小李是八点半上班,平常都会提前一点到,说明李海宁跟夏国保来的很早。

  “行,我知道了。”

  周彦点点头,去了休息室。

  看到周彦,李海宁跟夏国保连忙站起来。

  周彦开玩笑道,“你们来这么早,这边可没有早餐供应。”

  “没关系,我们不要吃早饭。”

  李海宁他们来这么早,并不是为了早饭,而是因为他们想要快点学习唱歌。

  早点唱会一首歌,就能早点拿到钱。

  “你们先坐一会儿,如果觉得无聊,书架上有书,可以看看,过会儿我再来找你们。”

  “好的。”

  等到周彦走后,李海宁走到书架边上,随手取下一本书翻了翻。

  休息室的书架上并没有多少书,一部分是各类,还有一部分是跟音乐相关的专业书籍。

  李海宁正好拿了一本《我与地坛》,看了两段之后,他就看不下去了,又把书放了回去。

  对于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来说,《我与地坛》这种书自然没有什么吸引力,而且李海宁接受的教育并不好,甚至书里面很多字他都不认识。

  放下《我与地坛》,他又找了一本跟音乐相关的书籍,又很快放下。

  如果看《我与地坛》只是晦涩无聊,那看音乐专业的书籍,对他来说就如同是看天书,完全看不明白。

  翻了两本,李海宁就对这个书架失去了兴趣,他宁愿坐着发呆。

  夏国保取出几本书看了看,但是结果跟李海宁一样,完全看不下去,他在心中可惜,要是这里能有些连环画之类的小人书就好了。

  回到沙发坐下,夏国保小声说道,“海宁,这个周老板要是也跟崔老板一样,不给我们钱,怎么办?”

  李海宁耸了耸肩膀,“至少我们已经拿了五十块钱,又不吃亏。”

  “但那本来就是我们的钱。”

  “没他这钱也回不到我们手里,再说了,要真不给钱,那也好办,他这里好多乐器,随便拿一把出去,也能卖不少钱。”

  “那不是偷么?”

  “他要不拖欠我们的钱,是叫偷,但他要欠我们钱,那就叫追讨,你懂么?”

  “哦。”

  ……

  周彦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待了一会儿,等到九点多钟的时候,方秀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学生来了。

  这两个学生是声乐系的,自然也都认识周彦。

  男生叫马树国,研一了,女生叫孙文娟,大三,两人专业水平确实不错,周彦也都有印象。

  跟两人聊了几句,周彦说道,“有两个男孩,基础可能比较差,但是天赋不错,一会儿我带你们去见见。之前他们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所以可能需要你们多点耐心。”

  马树国笑道,“放心吧,周老师,我做过助教,也跟好几个儿童声乐团接触过,教这些孩子,我还是有点心得的。”

  看到马树国这么自信,周彦也没说什么,就带着他们去见了李海宁跟夏国保。

  之后四人就去了练功房,两个老师要对李海宁他们进行一些简单地测试,只有知道孩子们的情况,才能因材施教。

  周彦并没有跟去,而是回到了办公室。

  一个小时之后,马树国愁眉苦脸地找到周彦。

  “周老师,这两个孩子的天赋确实不错,特别是李海宁,是难得一遇的好苗子,但是基础太差了,而且之前没有人教,所以唱歌的时候有很多不好的习惯。这都算了,关键这两个孩子的注意力太不集中了,夏国保还好点,这个李海宁一直在问我什么时候能学一首歌。”

  “那你就先教他们一首歌吧。”

  马树国皱着眉头说,“他们现在这种情况,最好是先把基础给弄扎实了,完全没有必要教他们唱完整歌曲。”

  “不同人的情况不同嘛,你就听我的,找一首歌教他们,不过也不用教的太急,主要还是纠正他们的唱歌习惯。另外呢,对他们严厉一点。”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