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68章 被遗忘的第十七首曲子(二合一7k)(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68章 被遗忘的第十七首曲子(二合一7k)(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学期新作品的时长是有限制的,每部作品不能超过七分钟,但其实这样的时长大部分学生都用不完,多数作品的时长基本上都控制在三到五分钟之间。

  再加上乐手们上台跟下台消耗的时间,通常一个学生的表演应该能在六七分钟之内结束。

  但是今天因为施万春跟吴祖强在,上台表演的学生们都格外小心,他们在搬座椅、乐器的时候就小心翼翼,搬好了之后,又不停地调整方位,生怕因为布局影响到演奏效果。

  表演结束之后,学生们又会非常庄重地跟台下致谢。

  如此一来,原本六七分钟能够结束的表演,硬生生地被他们拖到快十分钟。

  88级作曲专业加上留级下来的周彦,总共十七个人,一个人十分钟,就要一百七十分钟,加上中间一些休息时间,大概三个小时出头。

  前面十六个同学表演结束的时候,已经过十二点了。

  其他组在上台的时候,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最多也就几个乐器,而且基本上都是些常规乐器,乐手们拿着就上去了,架设起来也方便。

  但是到周彦这儿就大不相同了,哗啦啦一下子上了二十多号人,乐器种类比一般的多篇章交响乐用的都多,弓弦组基本上已经齐了,打击乐里面除了寻常的几种鼓,还加了管钟这这类相对少见的乐器。

  这么多人,这么多乐器,光是排兵布阵就要花费不少时间。

  刚表演结束走下舞台的许可朗,这会儿手心里面的汗都还没有干,就被台上的场面吓了一跳。

  惊到他的不仅仅是乐器的数量,还有乐手的阵容。

  周彦自己就不说了,虽然不是笛子专业,但是他的竹笛在学院里面还是比较有名气的,特别是前年冬天周彦上台演奏自己的学期新作品《暗香浮动》,那是好一通炫技。

  当时周彦作品展出的时候,许可朗也在现场,所以他对周彦的竹笛印象很深。

  小提琴是于然,钢琴是张新宁师姐,中提琴是黄甘师兄,敲钟的是跟他们同级的梁东……整个演奏团,过半都是学校里面的知名人物。

  等到所有乐手都就位之后,一个西装革履,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的男生拿着指挥棒走上了舞台。

  看到这个男生,许可朗摸了摸额头,在心中大呼:这阵容,让他们怎么比?

  上台的这位,是指挥系的俞锋,他同样也是学校的风云人物。

  甚至从“风云度”上来说,他还要强于贾国屏跟周彦。

  俞锋是85指挥系的师兄,而他在88年的时候就因为成绩优异,提前一年本科毕业,并且被保送研究生。

  今年是俞锋研究生在读的最后一年,同时他也已经确定留校任教,下学期他就会去指挥系任主科老师。

  此刻其他88级作曲系的学生,想法也跟许可朗一样,他们的阵容跟周彦这个阵容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这个阵容让今天的演出看起来像是分为了两个部分,其他同学的作品展示以及周彦的作品展示。

  他们都知道好的乐手对演出的作用,即便是同一首曲子,换成这些人来演奏,那差距也是巨大的。

  不要小看这些优秀学生,他们的专业水平就是比普通学生要高。

  当然了,许可朗他们也没想过要跟周彦比,在他们眼中,周彦就不能算是他们同学。

  周彦四月份进入他们班,过去的这两个月里面,很多时候周彦都充当着老师的角色,对周彦,他们心中充满了尊敬跟感激。

  88级作曲其实非常惨,因为他们可以说是作曲系这几届中最不起眼的一届了。

  在他们的前头,87级有贾国屏周彦这样的风云师兄,在他们的后面,又出现了郝维亚这样的后起之秀,而他们这一届却没有一个突出的学生。

  主要是李冰洋太过不负责任,大大影响了他们这一届的教学。

  对88作曲的这些学生而言,周彦的到来无疑是一束光,把他们原本渐渐灰暗的学习道路给照亮了。

  这两个月里面,88级作曲的学生们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课业水平也都有所提升,特别是班里面年纪最小的许可朗,这段时间他的课业水平用突飞猛进来形容都不为过。

  许可朗他们也都带着期盼的眼神看着台上,周彦师兄今天的这场演出,也是给他们88作曲系长脸了。

  以后其他系的学生,再谈论到作曲系时,也不至于略过他们88级。

  而此时,本场演出的主角周彦,却隐藏在乐团之中,并不醒目。

  钢琴在侧,弓弦组靠前,周彦混在木管组里面,如果不仔细看,都找不到他人。

  其实周彦原本也想过自己充任指挥的,但是当他得知贾国屏能找到俞峰之后,就果断放弃了这个想法。

  他的指挥水平,跟俞峰这个指挥系名人自然是不能比的,倒不如让出指挥棒,好好吹他的笛子。

  事实证明,他的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自从俞锋答应担任《故宫的记忆》的指挥之后,就第一时间找到周彦讨论总谱,然后周彦就被俞锋的读谱能力给惊到了,他能够快速且准确地用眼睛从总谱中“听”出二十多种乐器的音响效果。

  读谱能力周彦当然也有,但是跟俞锋比还是有差距。

  跟周彦探讨完之后,俞锋就开始从排练的角度研究总谱,找出每一个声部旋律线条的行进方向,解析每个段落的和声气氛以及配器色彩。

  最主要是全曲的基本情绪设计,哪里应该紧张,哪里又需要松弛,什么地方该递进朝向高潮……这些排练的东西,基本都是俞锋在掌握。

  可以说,俞锋就是在对《故宫的记忆》进行二次创作。

  最让周彦意外的是,俞锋为了更好地理解《故宫的记忆》这一首曲子,竟然把周彦过去所作的曲子都看了一遍,试图通过周彦以前的作品来了解周彦创作《故宫的记忆》时的动机跟情绪。

  周彦本想告诉俞锋这样没用,因为曲子压根就不是一个人写的,不过俞锋在研究完周彦的前作之后,表示从中感受到了周彦在音乐创新上的胆魄,并在指挥的策划中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等到所有人都准备好之后,俞锋双手抬到胸前的高度,做了一个准备拍手势,紧接着是预备拍以及起拍,等到起拍手势完成,音乐声随之响起。

  乐曲开始,先是一道洪亮的钟声蹦出,随后弦乐组跟钢琴一起进场。

  没错,周彦并没有采用《故宫的记忆》原本的编排,还搞什么独奏引路,而是先声夺人,直接将气势恢弘的第二段给放到了最前面。

  等于是俞锋一上来就用指挥棒把故宫大门给推开了,向听众们展示里面巍峨的宫殿。

  台下原本面无表情的吴祖强,忽然来了精神。

  他在台下坐了三个多小时,虽然88级作曲的其他学生表现也挺不错的,但毕竟才三年级,作品很难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