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兰芳> 第一百九十二章 1787帝国人口大迁徙(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九十二章 1787帝国人口大迁徙(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这年头靠着大运河吃饭的人也是没什么储蓄存在的。

  干一天活儿吃一天饭,一天没活儿干就一天没饭吃,河运别说断一个月,断两三天都够要他们命的,这能不慌?

  没饭吃,那还了得?

  于是扬州府立刻就乱了套了。

  大量没活儿干没饭吃的船工河工四处奔走询问发生了什么,还有些胆大的直接跑到运河口查看情况,一看运河口被封锁了,大惊失色,立刻跑回去传消息,告诉大家伙儿运河被截断了。

  没多久,整个扬州府的船工河工们都知道运河被截断了,南边的船过不来了,然后就知道大家伙儿没饭吃了,于是纷纷去官府闹事要说法。

  可问题是官府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双方僵持不下。

  最后不知道是谁出的馊主意,说只能编个南边闹兵灾、有乱军到处杀人且即将过江攻击扬州府的理由恐吓这些人,把他们吓跑,这样就能稳住局面了。

  扬州知府没办法,病急乱投医,只能这样搞,顺便让兵勇开了几炮,营造一下恐怖氛围。

  还别说,挺有用。

  一听南边闹了兵灾、扬州府危在旦夕,那些船工河工们顿时慌了,赶快逃跑,也不管有没有饭吃了,先把性命保住再说。

  于是他们纷纷往北往东往西跑,一下子跑了個精光,扬州官府的危机局面算是暂时解除了。

  然而后面不仅是运河相关的人员,连一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百姓都开始收拾东西逃难了。

  人都是有盲目从众心理的,一看那么多河工收拾东西撒丫子跑路,本能地感到不对,于是扬州府乱了起来,很多人开始拖家带口撒丫子跑路。

  尽管他们并不知道所谓的贼兵到底在什么地方。

  扬州官府的人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妙,赶快派人辟谣、稳定局势,试图阻止百姓大规模逃跑。

  但是他们做错了。

  因为素来不当人的传统技能,以至于大家都知道官府的话有时候要反过来听。

  他们说正面,就要听反面,他们说反面,就要听正面。

  本来不少人听官府说有危险、赶快准备保命的时候还将信将疑,觉得这搞不好是官府在耍心眼儿,是为了骗人的,根本没什么兵灾。

  结果一听官府出来辟谣,说扬州没危险,大家不要逃跑,天下安稳的很,聪明人立刻大惊失色,赶快逃跑。

  连原先没打算逃跑的人都要逃跑了。

  扬州知府傻眼了。

  都说没危险了,你们怎么还跑呢?

  因为脱离群众太久,且自我感觉良好,带清的官僚们根本搞不明白自己在民间是个什么形象。

  就在这个关口,书麟的送信使者来了,带来了重要消息,需要用大运河运输消息。

  但是扬州段大运河现在已经找不到能用的船工、河工。

  甚至连运河上的船只都被大批量用于给那些富商地主搬运家产用来逃难。

  而且因为逃跑的人太多,以至于河道都被堵塞了,运河航行状况那叫一个一塌糊涂。

  扬州官府对此毫无准备,甚至找不到一艘能用的船给使者把他送上运河,扬州知府和使者面面相觑,最后只能让使者快马加鞭赶到北边淮安府找船北上。

  使者无奈,只能快马加鞭赶赴淮安府,好不容易跑到了淮安府,结果淮安府这边也乱了套了。

  从扬州跑出来的大量河工、富商有的速度很快,顺便也带来了南边闹兵灾、贼军北上攻击扬州府的消息,淮安府为此大乱。

  淮安官府对此是一无所知、一头雾水,民间是恐慌一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逃跑队伍,淮安府段的大运河也顺利堵塞了。

  使者抵达淮安府之后把消息告诉了淮安府知府,淮安知府这才知道江南发生了什么,大惊失色,赶快安排人快马加鞭把使者送到北边的徐州府看看能不能坐船北上。

  后面使者一路北上,发现大运河沿途州县越来越乱,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往北、往西逃跑,大运河堵塞的情况很有二十一世纪大城市世纪大塞车的风范,完全不能用了。

  沿途官府都是焦头烂额,他们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迎来了大批量从南边抵达的难民,根本搞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就突然听说南边发生战乱了。

  这些难民的恐慌带动了本地民众的恐慌,越来越多的人根本不管真的假的,只知道他们是真的怕,只能跟着一起逃跑才能安全。

  于是大量本地人一起加入了逃难队伍,被后面那些不知道是否存在的“贼军”吓得肝胆俱裂,玩命奔逃。

  有钱人坐车骑马划船,没钱的人只能靠两条腿跑路,拖家带口偕老扶幼,上演了一出十分荒诞的【1787帝国人口大迁徙】。

  更搞笑的是,越到北边,官府都越来越多的出现了带头逃跑、擅离职守的情况。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