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刘备的日常> 1.38 祠堂传艺(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38 祠堂传艺(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雅文小说81中文网
  大雪封路,坚冰断河。

  就连村中各家间的小径,也被大雪淹没。

  楼桑村刘氏族人却不畏冰雪,早早起身,三三两两,踏雪赶往祖祠。

  祠堂内一身狼皮大氅的刘备,与几位族叔和老族长立于人群中央。祠堂当中支着几口行军大锅,锅中浓浆赤红,气泡翻涌。正是熬制的牛皮胶。

  围着青铜大锅,工匠们正演示如何制作一张麻垫。在当下,麻垫不仅可以做床垫,塌垫,还可为坐垫。

  既是特产,就要能大量生产。否则难成气候。关键是,此技极易模仿。只需寻一良匠拆开麻垫,其中关窍,一目了然。所以在未被造出之前,楼桑村要大量生产,尽快形成气候。

  刘备本想教会村中所有人。可老族长却断然摇头。不但严格限定人数,还须是涿县刘氏宗族子弟,方可承此技。

  几位族叔也是如此。

  刘备执拗不过,只得同意。

  麻垫这种东西,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关键是把握几个关窍。

  比起发明麻垫的刘备。工匠们却举一反三,发明了用火麻、苎麻、苘麻、葛麻(葛藤)等不同种类的麻丝,辅以牛胶的不同用量,制作出不同软硬度麻垫的技巧。而且针对性的优化了各道工序。将制作麻垫,变成了一项赏心悦目,能够传之后世的技艺。

  刘备看了,也不禁暗自称赞。

  匠心独具。

  说的便是如此吧。

  将做好的一张麻垫,铺在堂前。老族长一试,果然浑身舒爽。真养老神器!

  “造此垫,需几钱?”老族长笑问。

  普通草席一张作价一百五钱。

  麻垫的成本主要是:麻丝、牛胶、衬纱、锦罩。

  麻丝一斤十钱,生牛皮一张两百钱。一匹布帛幅广二尺二寸(51.5厘米),长四丈(9.36米),衬纱一匹五百钱。一匹蜀锦在北地可卖三石粮,值千钱。

  刘备粗略算下,这便答道:“一千五百钱。”

  “可卖三千否?”老族长又问。

  “两千足矣。”对半的利,刘备觉得太高。

  “真,人主矣。”老族长一声笑叹。

  制成的麻垫,厚三寸有余(10厘米),长八尺四寸余(2米)。全重约百斤!

  麻丝重,牛胶亦重。层层涂抹再由青石压成饼,岂能不重!

  一张麻垫,赚五百钱。

  已是暴利。

  须知一头羊不过五百钱!

  听老族长的意思,村里又要另建新宅?

  这是为何?

  问过方知,原来这个时代,有一门出众的手艺,会有多疯狂!

  就拿刘备饲养的蜜蜂来说。早先年间,便有人砍下有野生蜂窝的树干,挂在自家屋墙下饲养。后世《高士传》有载:延熹年间,有名姜岐者,‘隐居,以畜蜂、豕为事,教授者满於天下,营业者三百馀人。民从而居之者数千家。’

  一个会养蜂养猪的隐者,竟有数千户人家跟从他隐居!

  不难想象,一旦麻垫成为楼桑村特产。十里八乡的编户齐民,便会蜂拥来投!

  聚落聚落,聚众而成村落。

  与归隐不同,落籍楼桑村是个难题。

  这些以后再说。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