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文魁> 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雅文小说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
  

  众官员们闻言都是触动,几名官员还留下泪来。

  付知远握住了老农的手,对左右官员道:“这修堤之事,沿河的老百姓是比谁都迫切,不然大水一来,第一个遭殃的就是他们。古人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修堤之事,老百姓不比当官的更迫切吗?但之前本府派役之事,却令沿河百姓家破人亡,人人逃役,此谁之责乎?”

  众官员们垂头默然。

  付知远对老农道:“老人家,此事是朝廷对不住你们啊。”

  老农吃惊道:“你这话说的,你是官差?”

  左右随从皆笑,付知远点点头道:“不错,我是官差,以后官府再有胡乱派役之事,你直接至府城府衙大堂找我,我随时都在。”

  这时顾知县道:“启禀府台,本县以往是河役甚重。但今年减免派役,都是林司马之功,正是如此,沿河百姓方有富裕民力,不受征役之苦,故而埋首农桑,方有眼前这丰收之景。”

  付知远闻言略一沉吟,然后道:“我们看过大堤再说!”

  而此刻林延潮在同知署里,正看着付知远的履历,这是丘明山托人搜罗来的。

  林延潮视其履历乍看平平无奇,但仔细一看却看出了点明堂。

  付知远二十岁进士两次不第后,就以举人出身去山西任教谕,任了数年教谕后,考取了进士。

  当时中了进士后,要拜见首辅,诸进士于首辅门人皆奉上门包,独他不给。他的同年以为他家贫,欲替他给,但付知远不肯,反而当着门子言道,岂有进士巴结于一门童的道理。

  然后付知远为他的年轻付出代价,被丢去云南任推官。三年任满,清积案,却不得上官赏识,只是平迁知县。

  复又为三年知县,有政声,方迁广西某地任知州。这时他的同年不少已为科道,或者京职。

  然后付知远抱病在家修养了一阵,方才起任南京太仆寺丞,然后又任南京户部员外郎,时苏,松洪灾,百姓无家可归,他未经请示朝廷,私开仓米赈灾被御史弹劾,但此举为首辅高拱赏识保下。

  众人以为付知远要凭高拱赏识飞黄腾达时,万历元年高拱倒台,张居正为首辅。

  付知远后在山东,陕西任知府,打压豪右,劝科农桑都有政绩,但却因高拱之故,吏部就是不肯保举他,最后兜兜转转来到了河南。

  林延潮按下付知远的履历,心想这付知府到底是如何官员?

  正说话之间,陈济川入内禀告道:“老爷,打听不到府台去向。”

  林延潮拍案道:“不是叫尔派了几个精干之人,盯梢住吗?”

  陈济川额头渗汗道:“回禀老爷,是小人之过,付知府似料到了老爷会派人盯梢他。故而官轿仪仗一样没动,带着随从从城南车马行雇了车就出城了。”

  这时付知远在随从搀扶下,登上大堤。

  远处河水滔滔,浊浪一道道地拍击在缕堤上。

  缕堤与遥堤之间留着大片淤地,前后各有一道格堤连接缕堤与遥堤之间。

  缕堤下有数个涵洞,涵洞不断出水,从河边引水灌至缕堤,遥堤包围的淤地里。现在十数名河工正在沿着缕堤巡查缕堤。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