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寒门宰相> 第五十章 行卷(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五十章 行卷(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新笔趣阁ddxsku起点文学雅文小说81中文网南派三叔
  进入了二月,春暖雪融,山里迎来了好时节。

  章越,郭林都在有条不紊地读书,准备着县学录试。

  而在录试之前,他们还要写上十篇公卷。

  行卷是自唐以来的科举文化,读书人要将平日得意的诗赋在考前献给主考官,混个眼熟。

  间隔数日后再送几篇文章,则称为温卷。

  而到了宋朝,有了糊名之制。起初除了省试有糊名外,解试还是不糊名的,天圣年后连解试也糊名,如此科举风气才好了许多,不再抢破头了去行卷想着走门路通关节,于寒门读书人而言才渐渐有了公平可言。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糊名只到解试,到了县学录试一层,还是不糊名。但科举风气已变,有的人觉得不必再如此大费周章了吧。但其实不然,该行卷还是必须得投,如此至少显得我懂规矩。

  说来行卷,温卷之习在唐朝就被视为一等走后门的弊病,否则宋朝也不会有糊名制了,但是所有考生都行卷,唯独你不行卷,那外人眼底你不值得敬佩反而是有病。

  县试考试,到了最后录取不录取还是在于主考官的一念之间。

  按郭学究的话来说,县学录试说是进士斋五人,经生斋十人,但肯定已有考生通榜,考试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而他们要与剩下的人来争最后的名额。

  若是行卷文章能获得县令赏识,可先一步获得通榜的资格,若是不行,则还是要回到考试上。

  那么问题来了。

  进士科的考生可以送平日得意的诗赋文章,那么只靠死记硬背的经士科考生送什么?在家自己写一遍经义注疏送给考官,说这是我在家默写,这与脱裤子放屁还有什么区别。

  不过最后还是有办法,那么写‘大义’。

  庆历年间,范仲淹进行科举变法,其中为诸科考生增了考试内容,最后一场要考十道‘大义’。直到范仲淹变法失败后,近来诸科考试才废除了大义。

  大义是‘微言大义’的大义,就是考官将经义抽出几句话,然后令考生以本经注疏以应对再加以文辞润色发明。

  这其实有些类似于章句之学了,与明清八股文比起来,只是没有格式上的约束而已。

  郭学究就让郭林,章越十日之内,写出十篇‘大义’来面呈县令。

  对于写‘大义’这等事,郭林十分认真,读书人嘛,都有这样的念头,写出来一篇惊风泣雨的文章好一鸣惊人,洛阳纸贵后得到贵人赏识,从此平步青云。

  郭林自也不例外,看他这认真的架势,似要将自己这么多年来读书的心血都融入这几篇‘大义’里。

  至于章越则兴趣寡淡,主要还是后世的对八股文的偏见,令他对于八股文实在没什么兴趣。而且通过行卷来投机,实在机会不大。诗文词赋还有人看,但大义在宋朝真没什么人看。

  最重要的是章越另有门路。若非听说如今浦城县令为人还是有几分正气,官声不错,否则章越早就一心用在走后门上了。

  郭林没有门路,才将希望都放在行卷上。

  章越心底虽这么想,但还是将十道大义给写了。毕竟流程还是要走的嘛。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