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要做明世祖> 第246章:太学生下乡日志(3)(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46章:太学生下乡日志(3)(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ddxsku
  最新网址:“等陪着这地方的小孩接种完牛痘,就要走了。”

  用已经很熟练的姿势蹲在田埂上,刘韫和张匂闲聊说道。

  种牛痘,这是当地官府下的新通知。

  据说是皇帝陛下亲自下旨通过的,要求全国各地的惠民药局免费为七岁以下的孩童接种牛痘,以防治天花之症。

  成人如果想接种,那交几个铜板也可以。

  为此,京城里的太医们也有不少被派遣了出来,前往地方进行巡回诊治,还有宣扬种牛痘的好处——

  虽然当今天子还没有孩子,可他的兄弟沂王已经带着儿子接种了,没有任何问题,比起以前种人痘还要方便!

  所以大家都来占朝廷的新便宜,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一些偏远的地方不方便孩子出行,那就让赤脚大夫一个个的找过去,官府会给大夫们发放行医补贴。

  这是一项新的德政。

  而刘韫他们待的农会,属于北直隶和山东的交界处,位置也比较偏,加上人少走不开,便会有大夫亲自过来。

  从昨天开始,农会就在为迎接种痘大夫做准备了。

  “现在朝廷管的是真的多啊,连治病都要管……”张匂捧着个卷饼啃了两口,就着一股大葱味说道,“以前哪里会有这些事?”

  “这说明世道清白嘛!”刘韫感叹。

  蹲了一会儿,有人跑过来说大夫们到了,让他们过去帮忙打下手。

  种痘,那也是需要做一些文书工作的。

  知青们需要登记好接种人的姓名年纪和籍贯,确认无误后交给地方官府。

  于是两人拍了拍蹭上泥的屁股,溜达过去,围观种牛痘的过程。

  农会里的小孩子不多,也挺懂事的——

  毕竟是被安置的逃荒人口,不可能有太多老幼跟随。

  因为太老或者太小的,在灾荒的磋磨之下,很大可能是先走一步了。

  “接种三日后会出现一点红疹子,再后面会长疱。不过没关系,最后它自己会好,结痂完了留一个小疤……都是正常现象。”

  大夫给小孩种痘完了后,还在细细的嘱咐着大人要注意的事项,让他们不要因为种痘的原发反应而激动紧张。

  “不过要是过敏的话,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到时候就去城里,拿着今天开出来的接种单子,找惠民药局的人抓药……治疗后遗症是不要钱的。”

  人跟人的体质不能同一而论,大夫们一路接种过来,也的确遇见过有人对牛痘过敏的。

  “那不得又让朝廷多花钱啊!”有农妇抱着刚刚接种完的孩子在一边不好意思。

  他们吃惠民药局的东西,目前也吃了不少呢。

  作为灾民,他们在逃荒期间是接触过很多脏东西的,以至于后面得到了救助,那后续影响就过来了。

  而不管在哪个时代,生病吃药,本质就是在吃钱。

  有时候他们自己在心里一盘算,觉得药水喝的浪费,自己能磕绊的活下去,就没必要多让朝廷费心思。

  朝廷心疼百姓,

  百姓也会心疼朝廷的。

  “没事,官府和陛下会给我们补贴的,再说咱们当大夫,治病救人也是应该的。”

  “日常喝水记得烧开,有条件就不要喝生水,里面有虫子和疫源,喝了容易生病。”

  几个大夫把东西收拾好,就要离开去往下一个地点。

  等他们走后,下乡知青们也要动身了。

  下一站,是山东的登州府。

  跟农会的人依依惜别后,装了一车人的队伍终于去开辟新副本了。

  “你们做了两个月的农活,可有心得和老夫说说?”

  在路上,孔公诚老神在在的对手下的年轻人问道。

  张匂果断回答,“累!臭!脏!”

  折腾的他爹都认不出张匂这个儿子了!

  孔老头白了他一眼,“不会说话就别说!”

  “还嫌脏臭?老夫不也是跟着一块做事的嘛!”

  奉圣公都没嫌弃呢!

  “天下大治,百姓有福……人人称颂圣天子。”有人吹起了当今皇帝。

  孔公诚砸吧嘴,“客套话。”

  他很严肃的指出,“对待君王不能一味肯定,若是不能使其闻过,那飘然之后,难免不出个唐玄宗来!”

  虽然谁都知道当代的孔家嫡传是皇帝的好舔狗,但不当着朱见济的面,这老头还是敢摆出一副清高样子装装逼的。

  于是学生只能看着孔老头,期待他的指点。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