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要做明世祖> 第318章:新的内阁首辅(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18章:新的内阁首辅(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ddxsku
  最新网址:“那个海峡拿到手了?”

  接到都督府关于海外战争胜利成果汇报时,朱见济正在手闲的搞绘画。

  而画像的主角,正是大明皇帝忠诚的舔猫,肥橘。

  皇帝对占领霍尔木兹的事并不意外,很淡定的画完最后一笔,拿着印章往画上敲了一下,才缓缓说道。

  “到手了就好好管,缺什么记得发消息回来。”

  “如此要塞,总不能被浪费了。”

  “至于那个投降的国王,等会朕就让内阁拟旨,承认他的王号……不过他的牵羊礼晚了点,除了这个名头和常规俸禄,朕也懒得给多的。”

  他让传消息的人退下,商辂又来汇报。

  “陛下,天津港处的船队已经出发,远赴东洋了。”

  时至冬日,又到了能顺风南下的大好时节。

  朱见济没放过这机会,把预备了好几年的人手组织起来,要去发现新大陆了。

  从东亚去美洲,太平洋过于宽大,途中也没多少好地方足够停留修整,所以如巩珍这种绕过非洲,跨过地中海的老航海家都感慨其中艰难。

  想想都是心累。

  可美洲又不得不去。

  用朱见济的话说,以后都是没保证的,得趁着自己想干能干,尽力给子孙多留点遗产——

  于国内而言,眼下大明的人口和粮食还算充足,可人是会繁衍增多的。

  到时候遇上“人多,但地少粮少”的情况怎么办?

  小冰河期会越来越严重,没点经得住折腾的裹腹口粮压仓底,加上时间流逝,权力难免的腐败黑暗,总会有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喊出一句“等死,死国可乎”?

  只要想办法让百年后的百姓吃上口土豆红薯,那造反的情况就会少一点,老朱家的屁股也不会飞到天上去。

  于国际来说,好不容易把西方稳在了东西方新航道上,怎么能不抓住机会去开拓美洲,把法理名义拿到手呢?

  虽然美洲距离大明遥远,不及欧洲相近,可先行一步总是能弥补这点差距的。

  以后在历史书上,也能记录成“中国人最早发现新大陆”。

  北美平原肥沃无比,美洲的印第安人还跟中华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总得试着去扒拉一点,能吃就吃。

  为了预备这件事,朱见济这两年经常派人尝试着顺东海而下,接触新的岛屿,顺路给沂国送点东西过去,慰问下还在菲律宾开荒开矿的堂兄。

  如今,大明的足迹已经到了后世的马绍尔群岛之上,为横渡太平洋做了很大的铺垫。

  “登陆殷洲的事要办好了,那是注定要名留青史的。”

  朱见济背过去,看着身后悬挂的大幅世界地图。

  商辂顺着皇帝的话应道,“殷洲之人,本是我华夏殷商遗民,其地亦是我华夏海外支脉,陛下顺天应人,派遣使者出海寻回这些遗民,使其认祖归宗,自是好事,足以告慰华夏先民。”

  殷洲,就是大明给美洲定下的称号。

  毕竟朱见济忽悠别人的时候,用的理由就是印第安人乃殷商亡国之后,东渡遗民的子孙。

  就算这地方没能赶上西周那一波“大同天下”,但血脉上是和大明分割不开的。

  太宗皇帝给他托梦的时候,就一直念叨着要后世君主把这自古以来的地方收回来,不能让殷商遗民们继续漂泊在外,受那无边寂寞。

  大臣们听了,其实心里也嘀咕——

  乾圣皇帝也就梦见了太宗一次,谁能想到后者还派下来了不少任务,这数量跟质量都还挺有难度!

  幸好自家祖宗没这么多屁事。

  “李贤最近跟朕提出了辞呈,说他身体近来越发不好,希望能告老还乡。”

  朱见济换了个话题,突然跟商辂提出了这事,“朕记得,爱卿今年也有五十四岁了吧?”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