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玩宋> 第一七二章 依法治国(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七二章 依法治国(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王雱说:“您是宰相,认识的官员比我多很多,您觉得其中懂法的人有多少?”

  韩琦下意识说道:“哪有不懂法的官儿?”

  王雱看着韩琦不吭声。

  韩琦也没再说话,而是细细思考起王雱说的问题来。科举取士其实并不考法令,地方官员又不全是朝廷委派,也有从当地举荐的,这些人若说他们当真精通律法,那肯定不可能。

  相反,很多读书人认为只要教化百姓、让他们讲文明懂道德,律法如何反倒不重要。

  在许多人看来这是法家的学问,不能让它喧宾夺主占了儒家经义的地位。所以每年大宋司法考试,报名的人都不多,像大理评事这种官儿都成新科进士挂职的虚衔了!

  所以说,王雱的考虑是对的,不仅百姓不懂法,连官员也不懂法。懂法的、会钻律法空子的,反而是各地的胥吏。

  这些胥吏常年在当地做事,地位不高,俸禄不多,因此往往会动歪心思,只要好处给多了,颠倒黑白、混淆视听都是稀松平常的事。

  偏偏官员三年一任,总会转到陌生的地方去,换到一个新任地,他们还得依仗这些胥吏去办事,不好与他们起冲突。是以,很多时候地方官说话在百姓心中还不如胥吏一通威吓有用!

  不正官风,不立官威,各地吏强官弱、豪强富户把持一方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这些“土皇帝”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已经普遍存在于各州各县之中。

  而要正官风、立官威,脱不了“公正廉明”四个字。

  韩琦道:“算你考虑得有理。”他琢磨了一下,让王雱先去拜访大理寺的陈太素。

  此人浸淫律法二十年,时常废寝忘食地审阅宗卷,朝中但凡有存在争议的案子大多会请他出来做判断。

  就是最近陈太素以耳疾请辞,好像听力不大好,韩琦让王雱帮忙劝劝陈太素别走,继续留在岗位上发挥余热。

  王雱得了韩琦推荐的人选,也没立刻去拜访,而是回家让司马琰帮忙搞个原始的助听器,他好趁着休沐日登门拜访陈太素。

  司马琰听他不仅去祸害包拯,还要去拉人家快退休的人下水,不由同情起被王雱盯上的人:“这样会不会不太好?”

  王雱道:“哪里不好,我觉得很好。”

  他把地方上的情况给司马琰讲了,又和司马琰展望未来:假如他爹还执着地要变法,这里就有个大坑。哪怕新法是良法,施行过程中也会遇到阻碍,官民之间沟通不良,出现问题不能及时了解、及时调整。总之,别小看各地胥吏,这里头的关系网复杂着呢。

  司马琰不太擅长这方面的东西,听完后去琢磨起原始的助听器来。

  王雱积极地陪着一起选材料、试效果,到休沐日时两个人已合力捣鼓出几个原始助听器,模样可能不大雅观,不过助听效果还不错。

  王雱一大早起来,亲了司马琰一口,拾掇拾掇出门去拜访司法专家陈太素,准备拉对方一起搞大宋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将“依法治国”推动为大宋吏治的基本方略。

  喜欢玩宋请()玩宋。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