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旧书大亨> 第四百七十三章.南宋版《百家姓》(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七十三章.南宋版《百家姓》(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顾鹤逸死后,有四个儿子继承家产,其中当属顾公雄和顾公硕最为出彩。至今,顾家还流传着一个只要书画,不要儿子的故事。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轰炸苏州,为防止书画遭殃,顾家只能先把家藏书画中的精华部分,存入上海租界的银行保险库。1938年,在逃往上海的途中,仅有的一辆车上,塞满书画古籍,坐不下人了。顾公雄当即决定,把两个儿子留在常熟汽车站一家小店的阁楼上,先将文物运往上海。上海的亲戚见到车,急着问:“孩子呢?”他回答:“还在汽车站,之后再想办法!”

  ……

  林逸作为藏家,当然也知道“过云楼”这金字招牌的价值,所以才会当着众人的面儿,把这样的“钤印”亮出来。

  因为他知道,这“钤印”就等同于汽车中的“劳斯莱斯”,服饰中的“香奈儿”,手表中的“百达翠丽”……品牌价值,是无形的,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因为人都是贪慕虚荣,并且是天性奢侈的。

  果然,包括陆三爷在内,四大藏家全都瞪大了眼睛,有的甚至和身边的军师悄悄私语起来,似乎在商议等会该出的价格。至于其他观众们,也是一个个惊叹不已,“过云楼”藏书啊,见天算是见到宝贝了,不虚此行!

  单单一个“钤印”就引诱的大家蠢蠢欲动,其中一些精明的人不得不佩服林逸这种心理战术,完全是把藏家的心都拿捏住了。年纪轻轻就有这种心机,不可小觑啊。

  就在四大藏家各自和军师商议投拍价码的时候,林逸再次把这部《百家姓》的具体内容展示出来。

  原来这部书是南宋版本---可惜不是北宋的初版本,要不然,那可能又是一个稀世宝贝。即使这样,南宋精美的雕刻技术,还有印刷技术,彻底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什么叫宋书之美?什么叫美不胜收?全都在这部书中展现出来。

  “请问这部书的底价是多少?”有人问道。

  林逸就说:“300万。”

  所有人开始议论起来。

  “300万买一部‘过云楼’的书,不算多呀。”

  “是啊,绝对划算,可惜我没资格竞拍。”

  ……

  “宋版书是按照残页卖的,这部《百家姓》虽然不算太厚,可是南宋版本的,雕工和刻工尤其精美,再加上‘过云楼’三个字,300万,值了!”

  “不是值了,如果能够300万买到,那是捡了大漏!”

  “是啊,就现在这物价,一本明版书就上百万了,更别说这种极品宋版书了。”

  ……

  “可以出价了吗?”首先忍耐不住的就是“四大藏家”中的张四爷。

  林逸微微一笑,说道:“当然可以。”

  那张四爷就和身边的军师又说了几句,然后写好了价码,递了上去。

  眼看张四爷出价了,冯五爷和丁七爷也陆续写好了自己心中最高的价码,递了上去。看他们的神情,似乎对这部宋版《百家姓》志在必得。

  相比之下,一直都按兵不动的陆三爷这时候也和身边的军师---一位古籍专家唠叨了几句,只见那位军师拿着笔记本电脑,似乎在搜寻是什么。过了没多久,他似乎找到了自己要查找的东西,然后又伏在陆三爷的耳边,细细低语了几句。陆三爷笑了笑,点点头,然后就拿起卡片,亲手写了一个竞拍价码,让人递了上去。

  此时,四大藏家全都出价完毕,而这部“过云楼”珍藏的南宋版《百家姓》,也即将迎来最终的买家,到底鹿死谁手,所有人都拭目以待---!(未完待续。)w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