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702章 宁静的冬季(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702章 宁静的冬季(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如今朝中这么多人劝谏陛下,李世民好像也没有要放弃的意思。

  张阳也不想蹚这趟浑水。

  “要不夫君也劝劝父皇?”

  “你父皇恨不得让我插手这件事,而后将劝谏的人全部杀了,我现在劝谏就等于将头送上去。”

  闻言,李玥偃旗息鼓,皱眉看着书信,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家里的事情已经够多了,皇家还有这么一摊子大事。

  媳妇的娘家太过庞大了,这么多的弟弟妹妹管不过来,还要照应太子。

  张阳铺开纸张,开始书写回信。

  言语推辞了一番,并且还送上了对太子与太子妃的关心,至于龙首原要修建皇宫的事情,李玥也告诫了太子妃,如无必要莫要参与。

  如无必要莫要干政,太子忧心国事理所当然,骊山终归也是皇家外戚,外戚干政实为大忌。

  写完上半段,李玥又觉得夫君的言辞太过严厉,便接过笔也在后方又写了几段话,表达骊山的慰问,并且嘱咐婶婶带一些红糖送去宫里。

  家里的红糖本就不多了,自从李泰停止制白糖之后,红糖的制造也停下了。

  如今家里用的也都是存货。

  半月之后,关中又开始下雪了,早晨天还未完全亮堂,弟弟妹妹都还睡着。

  屋前华清池边,只有自己的一个人,张阳深吸一口冷空气,看着这场大雪落下。

  伸手接住几片落下的雪花,片刻后从长安城采买家里所需的事物的杨婶回来了,她低声道:“今天朝中有不少官吏被罢免了,其中就有崔仁师。”

  之后杨婶讲述着崔仁师的出身,他本就是崔氏大族出身。

  张阳低下身,沉默地看着华清池池水倒影下的漫天厚重乌云。

  起初高士廉离开朝堂,李靖大胜而归,李世民也彻底在朝中站稳了脚跟。

  divcss="contentadv"之后这位皇帝开始肃清朝堂。

  算起来这是自那次以来,李世民第三次肃清朝堂了。

  空气很冷也很安静,今天的风并不大,雪花也落得很平静。

  张阳苦涩一笑,讽刺的是皇帝完全可以利用他的荒唐想法来达成目的。

  李世民真的想要在这个关头修建大明宫吗?

  他当真四十岁了就开始昏庸了吗?

  这些都不见得,从一开始传出这些话时就觉得奇怪,以自己对这位天可汗了解,他不会无的放矢,也不会轻易说要修建大明宫。

  这就像是皇帝下了一个套,而这个套就是让某些有心之人钻进去。

  历史上的一场场戏,总是围绕着权力与利益。

  张阳亲身经历着这一幕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浩瀚辉煌的大明宫不是贞观年间落成的。

  李世民也从未踏足过大明宫,也从未在大明宫中停留过哪怕一天或几个时辰。

  讽刺的是,天可汗可以借用这件事来铲除朝中的老派势力,并且事后只要说朕一时糊涂,想要将崔仁师等人请回来。

  但崔仁师他们得知有此结果,他们还会回来吗?

  这些活得成了人精的老家伙,根本不会拉长着脸重新回到朝堂,走了就是走了。

  他们因为劝谏天可汗而离开朝堂还能得个好名声。

  当众人都在劝谏一件事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当一些该入网的鱼进场,李世民就该收手了。

  皇帝也会犯错,李世民也会糊涂,事后皇帝承认错误听从了劝谏之后改回来就行了。

  至于那些因为劝谏而被剥去官衣的老臣,李世民也会放下身段派人请回来,就说是他一时太过恼怒。

  皇帝的一切错误都是情有可原的,何况只是修建大明宫这么小的一件事。

  还有一些武德朝的外戚与宗室中的王亲也被发放了出去,其中包括郐王李元裕,在这贞观十一年的最后几天,被发往了梁洲。

  道王李元庆被发往赵州。

  正值年关赶来朝贺的郑王李元懿,也被发往河中潞州。

  李道宗刚被封了江夏郡王不久,就因为这两天被告发贪赃,也就在这天被陛下叫去宗庙反省,至今还未有发落。

  ……

  如此一来李世民借此事不仅肃清了朝中一些老臣,还将宗室外戚也整顿了一番。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