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漠唐> 第一百一十一章 工商(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一十一章 工商(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 手机版访问 m.81new

  大同东南角,浓烟滚滚。

  现在大同的人口已经恢复到鼎盛时期的一半了,有近十万人居住在此,其中士兵、匠户、商户及其家属就占了大半。

  十万人中,东南角的作坊区就占了近一半,其中各类工匠高达一万五千人,家属三万多人。

  东南区的作坊中,现在已经形成了冶炼坊、铁坊、铜坊、银坊、木坊、皮坊、制衣坊等大小作坊三十余处。

  工匠中,冶铁的工匠近两千人,打铁的工匠五千余人,冶铜、银的工匠近五百人,铜匠、银匠也近五百余人,木匠一千余人,皮匠五百余人,制衣坊四千五百余人。

  云、蔚、朔三州的煤炭、铁、耐火泥丰富。本文来源:齐~齐^读。大同更是后世的煤都,李晟基没有理由继续让冶铁的工匠用树木来冶炼。

  高炉、平炉的技术他不懂,但他却懂得用焦碳来冶铁能提高铁料的质量,有了水泥、耐火泥,砌炉子、烧制焦碳都无往而不利,摸索若干次后,用焦碳炼出来的铁料的质量确实与以前相比大有提升,连专司冶铁的、原平定州的老冶户也赞不绝口。

  冶炼出来的铁料有一半能用来打制各式兵器,这在当世也算得上独一份了,剩余的铁料打制各种民用品,质量也比其它地区的强上许多,现在已经成了佑国军的一大赚钱产品。

  灵丘的铜矿、银矿在大唐时就已经开采了。 。五代时一度中断了,后唐刚刚恢复,李晟基接手后便毫不客气地纳入自家的作坊体系,扩大了采矿量,但每年上缴洛阳的铜料、粗银却一分也没少。

  工坊里,凡是能分拆的步骤全部分开,最后再组装,不过佑国军现在用的全部是冷兵器,刀、枪等拆分的有限,不过弓弩、甲胄、衣被等却可以拆分成很多部分,制作效率大大高于当世的平均水平。

  目前佑国军将所有的匠户,包括制衣坊的女工在内按照军队的军衔分成几等,大部分工匠按照“列兵”的待遇发放薪饷,一开始都是“列兵”,每半年,经过李晟基新设的各类工匠“委员会”综合评定后。看后求收藏齐^齐#读,。可以上调到“下士”、“中士”、“上士”,再过半年,“上士”可以评到“少尉”,目前尚未进行评定。

  “委员会”的几人都是各行各业中公认的“高手”,自动进入“尉”的级别,并享受“尉”的待遇,个别特别突出的,甚至可以进入“校”的级别。

  这就很厉害了,五代十国虽说纲常混乱,不像大唐、大宋那样重视读书人,但士农工商的顺序还是基本遵循的。

  现在连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工匠都进入“士”、“尉”的行列,怎能不使全体工匠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不过这些冶铁的、制弩的工匠见他们一向瞧不上的制衣女工也做上了“士”,这气就有些不顺了,女的也能做“士”?…!

  不过李晟基也说了,“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你等的家属,一门几士,还有甚好说?”

  大多数人只是挣口饭吃,哪儿管得了这么多,少数老古董揪着不放的,被李晟基一句“要不滚蛋,要不老老实实待着”就顶回去了,不过还真有几户认为李晟基治下“道德败坏”搬走的,除了冶铁的、制弩的,李晟基也不阻拦。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