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战国演绎> 第一百二十七章 寻求避难(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二十七章 寻求避难(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秦、晋联军伐郑的时候,郑派烛之武游说秦穆公:

  日后秦东出,郑国可以承担招待你们食宿的“东道主”。

  从而化解了秦、晋联军。

  这个名词就是由此而来。

  做为“东道主”,信陵君当然不愿意让自己的客人处于不愉快的状态,便亲自询问:

  “先生在无忌这里少见欢颜,是伤痛没好,还是有招待不周之处?”

  范雎勉强笑了笑:

  “公子多虑,伤痛都已经好了。

  您对范雎可说是起死人、肉白骨,再造之恩,如同父母。

  每日在府中养尊处优,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但范雎终是七尺男儿,年富力强,空学一身本领,上不能佐君王以光宗耀祖;

  下不能撑门户、养育妻儿。

  就这么藏在您府中,靠您的庇护生存,也未免太窝囊了!

  苍天啊!何时才是我范雎报仇雪恨出头之日?”

  对范雎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但范雎的心愿信陵君却不能做出承诺。

  因为他们毕竟生活在魏国,还都在魏齐的权力网罩之下。

  无论范雎有多大的冤屈,做为信陵君,都不可以摧毁这张“网”给魏国造成损失。

  只得安慰范雎:

  “先生不必焦急,暂屈居我府中等待时机,月有盈亏,他魏齐就能万无一失?”

  范雎叹口气:

  “公子的庇护其实也不是绝对可靠。

  实不相瞒,我不止一次听说,魏齐对公子很不满,经常在大王面前说您的坏话。

  久而久之,必然不利于您,所以您也得提防。”

  信陵君笑了笑:

  “我也感觉到大王对我不似从前,但自认所为无不利于国家。

  我和他的分歧只是看问题的标准不同,是非自有公论,徒进谗言,没有证据,其奈我何?”

  “证据?”

  范雎咧咧嘴:

  “他以臣为‘叛国’必置于死地,又有什么证据?

  您听说‘曾母跳墙’的故事吗?

  曾参的母亲在家中织布,一连三次听别人说‘曾参杀人’。

  前两次她还不信,听到第三次,终怕受牵,跳墙逃走。

  以曾参之贤,曾母还不敢相信他无罪,何若一般人?

  我不否认,真理最终会放射出它的光辉。

  但在这个过程中好人得付出多么沉重的代价?

  又有多少忠直耿介之士粉身碎骨,也只赢得后人一声叹息?

  所以我的苦闷就在于长久的等待。

  因为我渴望由自己挥动复仇之剑,用力量来评论是非曲直!”

  信陵君明白,要使范雎有所解脱、有所作为,不仅不能长居信陵府,也不可存身于魏国。

  必须到国外去开创他的事业。

  可惜一个人才,又要被逼到异邦。

  像当年吴起、孙膑、商鞅、张仪、犀首那样到敌人那里去展现自己的才华。

  反给自己造成一次又一次几乎灭绝的打击!

  他真想马上去找魏王,要求为范雎平冤,委以重任!

  但他也明白,这是妄想,何况哥哥对自己已经越来越疏远?

  不过他现在还顾不上考虑自己,摆在面前的难题是:

  范雎到哪里去?

  韩、赵是相邻的盟国自不必说,就是逃到楚、燕,谁也不会因为一个“罪犯”而破坏与魏国的关系。

  魏齐只须一纸公文就可以把他“引渡”回来,只有秦最合适,但信陵君实在不愿让范雎流入咸阳。

  秦国的侵略扩张势焰越来越嚣张,自己日后势必与秦处于敌对。

  以范雎之才在秦必能成为叱咤风云的决策者,岂不是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强硬对手?

  然而,目前的范雎还只是一个避难的罪犯,正眼巴巴地等着自己伸手救援。

  自己不能像公叔痤那些政客对商鞅那样,“杀之以防患于未然”。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