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战国演绎> 第一百三十章 冒死进言(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三十章 冒死进言(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昭王的政权巩固了,这是魏冉的功劳。

  而且昭王初立时还年幼,军政大权便落在魏冉和他弟弟华阳君的手中。

  昭王二十岁后,虽然“宣太后”撤帘归政,其实大事还得由魏冉决定。

  魏冉任丞相,有些具体事务处理,他可以随时入宫“面圣”。

  究竟是“先斩后奏”还是“先奏后斩”甚至“斩而不奏”?

  外人因不能入宫与昭王核对,无从得知,所以“聪明人”仍以穰侯“马首是瞻”。

  任何一个政权,都要以“实力”做后盾。

  魏冉从当一般将军时就从士兵中发现了白起这个杰出人才。

  白起不仅武艺高强、作战勇敢,具有标准武士那种严峻、决断的风格。

  而且在将士们中具有一种特殊的凝聚力;

  战斗中大家都愿意向他靠拢,在他的率领下,又是所向无敌、屡战屡胜;

  即使在全军皆溃的情况下,他的部队也能全师而退或伤亡最小。

  魏冉是个负责的军人。

  从发现了白起的优秀素质后,就一而再地提拔他,使他成为自己手下的得力军官;

  而白起似乎有取之不竭的无限指挥能力。

  交给他多少军队,他都能使之形成一股强力,给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

  魏冉掌握全国大权后,白起升为大将军,频频攻伐各国,连名将廉颇、晋鄙、景阳等都败在他手下;

  曾率二十万大军伐楚,转战三年,连下七十余城,威震诸侯,以功封武安君。

  成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

  有这样强有力的支持,穰侯何愁江山不稳?

  昭王年长后,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又封自己同母弟为泾阳君和高陵君;

  但他们都投靠到穰侯门下,与穰侯、华阳君被人合称为“四贵”,垄断了全国的军政大权。

  昭王既要依靠他们,又与他们有矛盾。

  甚至在召见张禄的问题上都怕被魏冉知道而对自己不满,所以单派一个内侍领张禄从后门进宫。

  或许,他还准备好了一份辩词:

  “只是想剥开一个江湖骗子的真面目,枷示宫前,既为说客看戒,也博舅父一笑……”

  对于秦国目前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张禄已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

  他认为,只有帮助秦王夺回绝对的自主权,自己才能成为秦国的决策人;

  现在的关键又在于必须取得他的信任,才能使他接受自己的帮助。

  苏秦当年在秦国碰壁的原因,是他没有立刻说透利、害关系,拿出秦王急需的可行性方略;

  反倒先空泛泛地讲大道理,在当前注重务实的环境中,怎能不失败?

  要想让对方接受自己,就必须触动对方的心灵深处!

  内侍领着张禄沿着一条偏僻的小巷刚要钻出,外面横向路上传来隆隆车声,内侍停住脚步:

  “大王回宫了,咱们且避一避。”

  不料,这张禄竟大声喊:

  “只听说秦有太后、穰侯,一个秦王抖什么威风?”

  内侍脸都吓白了,也不禁嗓音发高:

  “嚷什么?找死啊?”

  小巷与宫道成丁字形,虽不见人,相距不过数步,秦王当然听得清楚。

  心中涌上烦躁,大喝:

  “何人如此无礼?拿来!”

  内侍的裤子都尿湿了,张禄却不等卫士来捉,大跨几步来到秦王撵前跪下:

  “外臣张禄叩见大王!”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