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落晴鸢> 2022 06 18 周六(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2022 06 18 周六(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走得慢点没关系,只要我们步履不停。

  看样子,今天是有朝霞的,可惜了。

  好耶,恢复自由进出了,但已临近期末,真的还有心思出去吗?

  现在刷boss会掉落四星圣遗物了。OK,菲谢尔,雷系,弓箭,攻略上也挺推荐的,那么丽莎大姐姐可以退休了,不过我现在的资源很匮乏啊。

  韩玉婷要出去做志愿,所以拜托我帮她去听讲座,行吧行吧,正好我也不想待寝室里,而且帮漂亮女孩子的忙,我还是很乐意的。感觉我有去当舔狗的资质。

  吃那么多棒棒糖,感觉舌头上都沾了一层糖。

  给李宏伟买了个零食大礼包,给陈祝买了个海藻球生态瓶,西藏光是运费就有80啊。

  真想签个名就溜,但溜不了啊,还要清点人头的,无奈又乖乖回去了。

  大多数人的困境可以概括为:有心仪工作的城市房价太高,而房价合适的城市没有心仪的工作,梦想买不起,故乡回不去。很多问题都与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有关。中国特有的城市土地国有制度,为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创造了条件,将这笔隐匿的财富变成了启动城市化的巨大资本,但也让地方财源高度依赖土地价值,依赖房地产和房价,房价连着地价,地价连着财政,财政连着基础设施投资,于是经济增长、地方财政、银行、房地产之间就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复杂关系。这种以土地为中心的城市化忽视了城市化的真正核心:人。土地的资本化,实质是个人收入的资本化,支撑地价和房价的,是人的收入。

  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很多重大经济现象的分水岭,也是城市化模式的分水岭。分税制改革后,乡镇企业式微,农民工大潮开始形成,以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为主要推手的城市化模式的关键是房价,城市化的矛盾焦点也是房价。房价短期内受很多因素影响,但中长期主要由供求决定,房屋供需与人口结构密切相关,年轻人是买房主力。年轻人大都流入经济发达地区,但这些城市的土地供应又受政策限制,因此房屋供需矛盾突出,房价居高不下。随着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高价竞争城市住房,这种需求压力是否会推升房价,取决于房屋和住宅用地供给是否灵活,若政策严重限制了供给,房价上涨就快。地区房价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失衡,土地流向与人口流向背道而驰,地区间房价差距越拉越大,但土地倾斜政策并不能改变人口流向,人还是不断向东部沿海和大城市集聚,建设指标不能在全国交易,土地使用效率很难提高。居民债务主要来自买房,房价越高,按揭就越高,债务负担也就越重,各国房价上涨都是国内供不应求,一来城市化过程中住房需求不断增加,二来土地和银行按揭的供给都受政治国策影响。危机前房价越高的地区,危机中消费下降越多,经济衰退也越严重,失业率越高。房地产常被称作“经济周期之母”,根源就在于其内在的供需矛盾: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按揭创造几乎无限的新购买力,另一方面,不可再生的城市土地供给有限,这对矛盾常常会导致经济泡沫与破裂的周期循环,是金融和房地产不稳定的核心矛盾。我国房价急速上涨,按揭总量越来越大,居民债务负担大幅上升,居民债务占GDP比重过半,住房贷款占居民债务比重过半。城镇居民的主要负债是房贷,主要财产是房子,中国人财富的压舱石是房子,美国人财富的压舱石是金融资产,总体来看,我国国民的债务负担不低,且仍在快速上升,最主要的原因是房价上涨,居民债务的攀升已经影响到了消费。房价上涨也拉大了同城之内的不平等,房价高的城市房屋空置率往往也高,一边很多人买不起房,一边很多房子空置。房价上涨不仅会增加按揭债务负担,还会拉大贫富差距,进而刺激低收入人群举债消费,这一现象被称为“消费下渗”,依靠举债的消费无法持续,钱都被花掉了,没有形成未来更高的收入,债务负担只会越来越重,居民债务居高不下,就很难抵御经济衰退,尤其是房产价格下跌所引发的经济衰退。像美国那样由房价下跌引发大量按揭违约,并触发衍生品连锁雪崩,再通过金融市场扩散至全球的危机,在我国不大可能会出现。要化解居民债务风险,除了遏制房价上涨势头以外,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在于提高收入,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鼓励他们到能提供更多机会和更高收入的地方去工作。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