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满唐华彩> 第171章 世故(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71章 世故(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之所以一定要任用安禄山在范阳、平卢,李隆基亦是有所考虑,西面作战之时,东北便该力求稳妥,而安禄山最了解胡俗。

  王忠嗣就不能体会这种雄才大略,牢骚很多,石堡城难打、蓦兵不宜、安禄山有异心。而今日一见哥舒翰,李隆基当即已决定换一个更好用的陇右主帅。

  大唐的名将多得是。

  是日,哥舒翰入宫时还只是陇右节度副使,走出宫门之时,已是陇右节度使,兼西平郡太守,朝衔鸿胪卿元载走过坊门,忽然回过头看向坊门边灯笼上写的“延寿坊”三个字,微微笑了笑,才

  赶向王宅。

  王忠嗣正在前院踱步,眉宇间忧思忡忡。

  “丈人是想见见哥舒翰?”元载上前问道:“但不知为何?”

  “若他将代替陇右节度使,岂有不当面交接的?”

  “那也该由圣人安排。”元载道:“丈人岂有私下相见之理?”

  王忠刷自有更在意之事,与元载这种只关心性命前程之人无甚好说的,自顾自思忖着陇右形势对整个大唐社稷的影响,脸色愈发凝重。

  他在陇右多年,认为在均田、府兵、租庸调等制度日渐崩坏的情况下,过度开疆,与兵锋正盛的吐蕃正面相搏,实非上策,这也是他回京述职想劝谏圣人的。

  翁婿二人便这般无言地站在院中,一个想着“劝谏”,一个想着“延寿”,直到天色渐暗。

  宵禁之前,管崇嗣终于回来了。

  “将军,我并未见到哥舒,他没有回永宁坊宅院。”

  “还在宫中?”

  “不知,想必他在避着将军。”管崇嗣摇了摇头,之后却又看了元载一眼。

  王忠嗣遂独自转回书房。

  管崇嗣快步跟上,小声禀道:“但哥舒将军让人传话,‘请将军放心,总好过把陇右交在旁人手里’。

  王忠嗣停下脚步,抬头看向暮光中的西北浮云,似看到了陇右的山川,无奈地点点头。

  开明坊,曹家小宅院。

  哥舒翰翻身下马,伸手一推,发现院门是虚掩的,径直便进去。

  在井边提水的曹不正回过头,讶道:“哥舒将军?你真来了?!”

  听得他这话,哥舒翰马上看向大堂,见里面已经亮起了烛火,随手把马鞭往曹不正身上一丢,道:“有人找我?”

  本以为是右相府的人在堂中相候,但进堂一看,竟是一个眼熟的少年郎与一个四旬落魄中年正站在那。

  “你们?”

  “哥舒将军,有礼了。在下薛白,这位是高适,都是准备参加七载春闱的举子,想要向将军投行卷。恰好我老师任长安县尉,故而找到此处。”

  “高适见过哥舒将军。”

  哥舒翰愣了片刻,很快哈哈大笑起来,转头看曹不遮正警惕地站在一角,当即吩咐道:“去,端酒来,招呼这两位朋友。

  仿佛这里是他的家,曹不遮是他的外室妇一般。

  “我听过你们的名字,也不必投行卷了,朝廷一年只几个进士。”哥舒翰道:“我保举你们到陇右幕下任职便是,坐,不必客气。”

  薛白看向曹不遮转身出去时的背影,提醒道:“将军年纪不小了,酒色之事上,当有所节制才是。”

  “这你就说反了。”哥舒翰道:“反正年纪大了,还有何好节制的?”

  说罢,他想起白日在长寿坊还劝薛白进取,结果到了晚上,薛白反倒劝他节制。

  高适都还没来得及表态是否愿意到陇右幕下,话题已被两人这般迅速地带了过去。

  “将军潇洒,可否看看我们的行卷?”

  “来!”

  哥舒翰也不推却,接过两个卷轴,借着昏暗的烛火看了看。他虽是胡人,也是大唐官宦子弟,颇通文学,看得出诗的好坏。

  薛白的行卷字数有些敷衍,只有一首五言绝句,名为《哥舒歌,但细看之下,他竟挺喜欢这诗。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卷好这行卷,哥舒翰毫不客气地收下,往怀里摸了摸,发现没带什么值钱之物。又见曹不遮没过来侍酒,干脆起身,亲自给薛白倒了碗酒。

  “你既然不愿到我幕下,我也帮不到你忙,请你一碗酒,谢你为我写诗。”

  薛白道:“将军帮得了我忙,助右相与王将军握手言和,如何?”

  “哦?”

  此事正是哥舒翰心中所愿,此时才不再轻视薛白,脸色认真起来,而此前他不过是在逗这少年郎玩罢了。

  薛白道:“有舍才有得,再罢了王将军朔方节度使之职,只保一个河东,也就不那么碍眼了。”

  “将军总是不肯明哲保身,李光弼劝了他许多次,就是不听。”哥舒翰叹息了一声,举起一碗酒鲸吸牛饮,一口而尽。

  薛白与他刚刚相识,表明了彼此立场相同就足够了,不必说太多。

  哥舒翰则缓缓展开高适的行卷,同时道:“我早已读过高三十五的诗篇,最喜欢那首《燕歌行。

  高适有些意外,道:“惭愧,我不曾为国事尽力,只有这些抱怨之词。”

  “不要丧气,我也是到了四十岁之后才有成就,不晚。”

  话是这般说,两人家世却有不同。

  哥舒翰低头看去,卷首是一篇五言律诗,题为《望陇。

  “陇头远行客,陇上分流水。流水无尽期,行人未云已。浅才通一命,孤剑适千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已。”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