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秦海归> 第249章 矛盾对象的置换(补更新)(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49章 矛盾对象的置换(补更新)(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种是种出来了,产量也是真的很高,亩产千斤甚至都说的保守了。

  红薯和土豆在项家的精心伺弄之下甚至亩产达到了将近两千斤。

  丰收之时的喜悦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是项梁很快就发现了三种仙粮的问题。

  三种仙粮,其中红薯和土豆,都是湿粮,这不是一件好事。

  其次,红薯吃多了烧心,土豆制粉保存不易。

  而玉米……

  磨成精粉以后,口感并不如面粉和稻米。

  黎庶没有资格考虑口感问题,但是作为顶级贵族的项家自然有这个资格。

  项家是拥有精加工麦稻的能力的。

  大部分顶级贵族都拥有精加工的能力。

  “仙粮?贱粮也!”项梁给出了中肯的评价。

  对于贵族阶级而言,红薯土豆玉米,是不折不扣的贱粮。

  利润空间也没有项梁想象中的那么高,红薯土豆产量那么大,却又不适合囤积流通,价格上不去是可以肯定的。

  玉米倒是方便囤积流通,可是对于贵族来说是不折不扣的贱粮,精加工也就是磨粉了,玉米粉和白面粉的口感相差太多了,更是比不上稻米一星半点。

  价格,肯定也比不上稻米和麦子。

  综上所述,这三种仙粮对项家意义真的不大。

  “官府如今下令平价推种,既然不值什么价,便不妨给殷通做个顺水人情。”一旁的项庄开口说道。

  “秦王打了个好算计,却白叫咱们为他们育了粮种。”项梁皱眉。

  贵族的耕种技术和工具和黔首相比那是天壤之别,平均亩产更是能够相差一倍以上。

  “不急……”

  “且先放出新粮产量,再观望一些时间。”项梁开口。

  雁过拔毛是贵族阶级的特色。

  三种新粮虽然价值不是很大,但是粮种的价值还是有的。

  别的不说,红薯土豆玉米的亩产还是够高的,只需要放出三种仙粮的亩产,就足够万千黔首趋之若鹜的求取种子。

  项家囤货居奇,自然有了牟利的空间。

  至于官府下达的平价推种的政令?

  不需要在意,反正黔首是没有任何资格和渠道来得知这种政令的。

  价格高昂,黔首生怨?

  无所谓,罪恶的秦国和秦始皇会自然而然的背负一切骂名。

  秦国哪有那么多吏员深入地方宣读政令?

  黔首哪有那么多渠道了解政令?

  官府不能够下到地方宣读政令,没有官府背书,就算偶尔得知这道政令,百姓大概率也不会相信。

  而项梁的选择,是天底下大部分贵族的选择。

  在存留了一部分种子以后,他们开始不约而同的宣传三种仙粮高昂的亩产,没有多久,就在民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去年推广种植的时候,三种仙粮的亩产量是官方公布,在咸阳种植的。

  离得太远,种子又被贵族官吏瓜分,百姓大多心中存疑,毕竟高达几千斤的产量确实超出了认知。

  而如今却不同了,得到仙粮并且种植收获的人亲自现身说法,冷了半年的仙粮又被炒热了起来。

  一时之间,民间百姓趋之若鹜,纷纷想方设法求购仙粮种子。

  百姓压根没资格追求粮食的商业价格,他们追求的就是填饱自己的肚子。

  至于官府的政令,大部分被视为一条空文。

  没办法,下到基层,权力大多数还在地头蛇手里。

  贪官污吏和地方贵族早就分不清楚你我。

  而另一边……

  始皇帝大巡天下的车队之中。

  赵泗正在和李斯侃侃而谈。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