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周不夜侯> 第121章:十年之谋大宗师(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21章:十年之谋大宗师(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好,萧熙已没有选择,张安世谋逆之罪这个黑锅,肯定是要背上了。”

  陆判官喃喃自语了一句,用一支画眉用的柳炭笔在图纸上打了个勾。

  “去告诉崔判官,不必再管萧熙,立即去东宫找到北镇抚司副使,不得留下活口!”

  “喏。”

  “告诉卯兔,保护好三皇子。”

  “喏。”

  “辰龙人呢?”

  “陆判官,辰龙随虞世柟的人去通知长安各官员了。”

  “让他别跟着,他该去通知张安世的人清君侧了……。”

  调派了许久,陆判官最后又仔细核对了一遍手中的清单。

  他皱了皱眉。

  ……

  在西凉布置时,萧琰就谋划了大方向。

  而随着事态的不断进展,也一直在扩充、调整。

  比如,火烧兴云庄之后,立即舍弃了后续扶持二皇子萧弘打压太子萧无忌的诸多计划,改为让王珪的人杀死二皇子萧弘。

  因为这样一来。

  王珪和太子萧无忌必定会背上一个杀死皇子的罪名。

  不管如何。

  这个罪名是洗不掉的。

  有了这个罪名在。

  王珪也会投鼠忌器,太子萧无忌也会更为疯狂,有一些事情,没做之前,和做了之后,会很大程度影响一个人的心境。

  二皇子萧弘死了。

  皇帝萧尘会如何看待王珪等人,如何看待太子萧无忌?

  比如,本打算用船只在北城城门玄武门那边,轰开城门,直接进入大明宫,轰炸了太极殿,为此还带了云梯,但有了武贵妃所给的令牌,也就再一次做了调整。

  比如,虞世柟、大宗正萧熙并非不可替代之人,重要的是他们的立场,而在同一立场中,还有数十人需要事先打探,以准备利用。

  比如,今夜的这一场大乱,本来是还要等上一段时间的。

  但是北地突厥异动,有着南下之象。

  张安世的后手一直没有探查清楚,王珪、卢承庆等的谋划,一直都不痛不痒,似乎不愿意鱼死网破。

  继续下去,王珪、卢承庆必败无疑。

  到时候,张安世就能够扶持三皇子登基为帝,成为权臣。

  这老狐狸太难对付。

  只有发动这样一场大乱,让王珪、卢承庆他们成为炮灰,打个先手。

  至少,解决掉皇帝萧尘、宰相张安世的马前卒,他们也好逼迫张安世的最后手。

  改天换地是主线。

  在这主线上,还有三条线。

  藩王、世家、张安世。

  这算得上是大周最顶尖的势力。

  在这一条主线、三条副线之中,还有很多很多支线,这些个支线,催动副线,再用副线实现主线任务。

  这就是‘法网’当初在西凉时候的谋划。

  再到前几天。

  崔判官、陆判官、钟判官、张判官四个判官,卯兔、辰龙、巳蛇、午马等十二夜叉,能来的也都来了,原本就在京师的,也领到了重任。

  而陆判官要做的,是通过大量的情报分析出事态到哪一步了,哪些事顺利,哪些需调整,哪些该舍弃。

  今夜形势至此,并非萧琰完全料算到了,也并非完全按他设想。

  而是有充足的准备,遂呈现出目前的结果。

  至于后面?

  陆判官这里,有萧琰罗列出的各种可能,他需要不停地看萧琰是否留下了应对方案。

  若不足以应对,事还是会败。

  败了,也有败的应对。

  毕竟,今晚上这一场混乱,是由张安世挑起,王珪紧随其后。

  他们两人才是混乱之源。

  而萧琰,他还是一位重伤垂死,没有多少时间可活的西凉王世子。

  是在这混乱之际,带着萧显等世子,冲进了皇宫,誓死护卫陛下的忠臣。

  这天下,只能是他们萧家的天下。

  而非张家、王家的天下。

  所谓“算无遗策”,不是未卜先知,而是计算的多。

  但有一事,从今夜开始方向便算漏了。

  张安世不见了。

  混乱之后,被他邀请到府上的宗室亲王们就吓得连忙要出宰相府。

  张安世安排人把他们送出来了。

  可随之,张安世自己消失不见,又或者说,躲在了宰相府。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