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超神级学霸> 第127章 来自普林斯顿的邮件(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27章 来自普林斯顿的邮件(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国外发生的一切当然不可能影响到象牙塔里的孩子们。

  乔泽也保持了一贯的高效率。

  在八月的最后一天下午五点,完成了课题论文。

  然后按照李建高的推荐,乔泽直接投给了普林斯顿的《数学年刊》。

  已经自行投过一篇论文的乔泽轻车熟路的填写完所需要的信息后,便将论文投了出去。还是照着以往的风格,二作给了李建高,三作给了刘尘风。

  这种纯学术探讨型的文章就不怕有什么麻烦了,而且乔泽感觉大家都挺喜欢当二作、三作的。所以只要对课题做了一点贡献,乔泽也愿意把他们的名字加上去。

  至于通讯作者跟一作,自然留的都是自己的名字。

  没给李建高留通讯作者,一来乔泽并不觉得这篇论文价值很高,二来用李建高的话,这篇论文发给《数学年刊》起的是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他要留自己的邮箱,方便跟其他感兴趣的学者继续深入探讨。

  如果留了李建高的邮箱,别人发来的邮件,就需要转来转去的,浪费双方的时间,就很麻烦。

  做完这一切后,乔泽静静地坐在位置以上发了会呆。

  他能想象到当他代表这小老头在会议室里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那些来参会的可爱校董们会是什么表情。

  算算时差,现在正是华夏凌晨,所以洛特·杜根并没有等待,而是颇有兴趣的从另一个角度开始审视乔泽的这篇《a novel solution for non abelian exchange fields》。

  时不时的他还会停下来,随意的抽出一张稿纸,拿起笔开始根据论文的证明过程,进行演算。

  神特么的虽然我人没去,但我的精神去了……

  如果这些顶刊编辑们把每年直接扫进垃圾箱的投稿,全部刊载成一个奇葩论文册,大家就会惊奇的发现,什么哥德巴赫猜想,黎曼假设,np问题,每年都会被诸多“数学家们”用各种脑洞大开的方式证明个几十上百次。

  他以为这个课题才开始,导师却告诉他其实已经可以结束了。

  比如乔泽心心念念想要解决的“质量缺口”难题,早已经被人用哲学的研究方式给证明的明明白白。

  最奇葩的还是这些论文中还会造出一堆的新学术用词跟概念。

  这小老头任性起来,是真的无敌了。

  当论文正好是他所研究的方向时,能跳过审稿人的审核,发表他认为具备价值的论文。

  所以在看完这篇论文之后,洛特·杜根又把乔泽在杜克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通讯》的那篇论文简单的扫了一遍。

  “对了,中午帮我订一块三明治,你知道我的喜好,记得跟他们说我要加两块奶酪。”

  正常情况下来说,研究生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就已经基本确定了未来做研究的一个大方向。

  《a novel solution for non abelian exchange fields》这一看就不是关于群论方向研究的。

  所以没太高水平的数学家,还真不会把论文往这种期刊投。

  所以群论研究到一半,这孩子又开始做其他方向的研究?

  如果可以的话,他想跟乔泽直接通话,问几个问题。

  大概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虽然乔泽之前并没有给《数学年刊》投过稿,但乔泽的名字还是被录入了普林斯顿投稿系统的重点作者名单中。

  就这样,在献祭了一场重要会议跟午休之后,洛特·杜根总计花费了大概六个小时读完了乔泽的论文。

  就这样,两个小时几乎转瞬即逝。

  思考了片刻,一封邮件很快便完成,然后点击了发送按钮。

  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两家期刊近些年都敢发表,甚至许多已经脱离了科学的严谨态度,快能当成科幻杂志了。

  “杜根教授,梅尔斯先生是来为学院捐赠的。”皮特·查尔提醒了句。

  好在现在的乔泽如同苏沐橙说的那样已经很有名气,也成功被普林斯顿大学内部许多教授注意到。

  而他能第一时间收到乔泽的论文,更因为他同时还是《数学年刊》的现任主编。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