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崩地裂! (万字更,求月票!)(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崩地裂! (万字更,求月票!)(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又对王世襄道:“一般的东西也就算了,上好的珍品,我还是不大想流出去。”

  马卫都连忙保证:“请李先生放心,有好东西,我一定只卖给您!”

  说完又借口单位有事,先走了一步。

  等他走后,李源对王世襄道:“这人在行业内已经算出名儿了,还有这份钻研学习的心劲儿,将来能当大户。”

  王世襄不在意这些,道:“大户不大户的,还能大得过你去?到了我这个年纪,日子是按天过的,你们还行,是按年过的。所以回头看看,最珍贵的不是金钱,是时间。源子,我在这边隐约听说,港岛那边每年都卖出去不少明清瓷器,你就没去那边捡漏?”

  李源道:“安排人去看着了,但始终没什么值得出手的。”

  王世襄纳闷道:“不应该啊。”

  李源心里窃笑,当然应该了,因为都是他放出去的。

  手里的库存量太大,压在那没啥用,王世襄又一直不停的在帮他收购珍品。

  从英国博物馆收回来的几万件瓷器,每个礼拜放出去两三个,价值十几万,确实不值太多的钱。

  但这些钱累积起来投入美股或者日经指数,翻滚起来就很可观了。

  等将来国内经济发展好了,再开个拍卖行,卖给土财主们,换来的钱全部投入实业。

  真正的珍品就留在手里好了。

  李源邀请道:“和袁姨去港岛逛一圈,玩儿个把月,自己去看看嘛。”

  王世襄遗憾道:“我现在在国家文物局上班啊,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委员,走不开。这两年流出去的好东西可是不少,我心急啊。落到你手里还好,可落在外国人手里,我感觉是自己的无能造成的。”

  他这个鉴定,不是鉴定出真品真迹就不让卖了。

  除却一些极珍贵的文玩,特别是青铜器外,现在往外放的尺度很大。

  他是负责造价的。

  李源笑道:“慢慢来,不急。”

  王世襄抱怨道:“要是没钱也就算了,你给我批了那么大的额度,有钱花不出去,好东西收不回来,怎么能不急?教小马,也是为了找个帮手。”

  不过他性情开阔,抱怨完也就完了,拉着李源看他写的新书,热闹一阵后,想起一事来,道:“我还有件私事请你帮忙。”

  李源道:“您说。”

  王世襄道:“我哥哥和梁思成是华清同学,还是一个宿舍的舍友。当年抗战胜利,文物清理损失委员会成立后,是梁思成先生推荐,清损会主任委员杭立武才认为我是难得的人才,派我参加了清损会平津地区办公室的工作,职务是助理代表。当时,我才是二十多岁的小青年,这么珍贵的机会,让我跟在一众大家身边学习,算是对我有恩。我代表国家追还抗战时期被劫夺之文物两千余件,其中宋代马和之《赤壁赋图卷》等皆为国之珍宝,并因此扬名。”

  李源道:“梁思成先生……去世了呀?”

  王世襄道:“他还有儿子嘛,他儿子叫梁从诫,现在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任编辑。有两次国外的百科全书访华团拜访古老,梁从诫全程担任翻译。”

  李源啧啧道:“祖父梁启超,父亲梁思成,这个梁从诫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王世襄叹息道:“谁说不是呢,当年战乱时,梁思成和林徽因带他逃亡川府,在那么困难的环境里,林徽因还每天教他莎士比亚、贝多芬,一起读《猎人笔记》,他又怎么能不骄傲?性子也就急了些,得罪了好多人。现在在单位里举步维艰。再加上那段岁月里,他妻子为了和他划清界限,跟他离了婚,并且带走了儿子。打那起,性格就更锋利了。”

  李源点点头道:“我打个招呼吧。不过他这样的人,我估计在单位里也不会待太久。如果再有需要,您直接给我打电话就可以。梁任公和梁思成先生都是我尊敬的前辈,可以做些事,不算违背原则。”

  王世襄好奇道:“源子,你的原则是……”

  李源笑眯眯道:“当然是不当滥好人,不干赔本的买卖咯!”

  王世襄哈哈大笑起来。

  袁荃猷也笑道:“怪不得你们俩投缘。”

  李源奇道:“王老哥也不是这样的人啊。”

  袁荃猷道:“是啊,你做了他想做又做不出来的事,他可不就敬佩喜欢你吗?”

  李源偏了偏脑袋,道:“等等,袁姨,您让我先捋一捋,这到底是好话还是坏话。”

  “哈哈哈!”

  ……

  府右街。

  秦大雪面色深沉的走了出来,看到李源的那一刻,眼中的凛然散尽,转变成了明媚色,加快脚步走了过来。

  打开车门坐进来后,笑道:“等多久了?”

  李源道:“没多久。分别之后,我的心就一直等在这里。”

  秦大雪噗嗤一笑,目光柔和的看了丈夫一眼。

  打她违背承诺,不再遵守五十退休的约定后,李源有日子没跟她说情话了。

  李源给她系好安全带后问道:“又吵架了?”

  秦大雪本来不愿说,这会儿被宠爱她的男人相问,还是没忍住牢骚道:“天真的不可理喻,太乐观了,纯粹是盲目乐观!”

  李源笑道:“算了。你已经做到最好了,我本来是想劝你不要再开口,静观他们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但又一想也不对,真理还是要发声的。你能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妥协不动摇,已经很难得了。”

  秦大雪闻言没好转一点,还更愤怒了:“我的意见?那怎么会是我的个人意见?如果是我的个人主观意见,服从大局的觉悟我没有吗?可那是实打实的科学数据……算了算了,不提了。回家回家。”

  李源轻声道:“在这片土地上,正治的高度,很多时候是高于一切的。呵,就这么着吧,回家,今晚上做好吃的。”

  秦大雪看了看路,道:“这不是去治国学校的路。”

  李源道:“我知道,本来也没打算去接。”

  秦大雪:“……”

  李源笑道:“还有些时间,我们兜兜风,去郊外看看风景,看看落日余晖,吹吹晚风。”

  秦大雪温声道:“不用这样的,工作上的压力,我可以自己调节。”

  李源鄙视:“口是心非!”

  说完,一踩油门,开车出城了。

  即便有不少不满,可到底是自己的妻子,为他生儿育女,又怎么能真的计较呢……

  ……

  太阳完全下山时,皇冠轿车才驶入车库。

  秦大雪没有随李源去亨字院待客,而是先回了元字院沐浴更衣……

  路过厨房时,发现治国正在苦哈哈的做饭,李源比较满意。

  到了客厅,看到小九正和陈小旭、张莉、邓洁、张蕾四人坐在沙发上,等待《红楼梦》的播出。

  见李源进来,一行人忙站起身,李源摆摆手,示意她们继续看。

  他挨着女儿小九坐下,跟着看了会儿。

  见陈小旭不时看他一眼,便对她笑道:“演出了黛玉的魂,不错。”

  陈小旭轻声道:“没有不好的地儿么?”

  李源道:“除了没讲清楚黛玉为什么哭外,其他的都好。”

  陈小旭眼睛一亮,抿嘴一笑,转过头去继续看电视。

  过了一阵,小九看了父亲一眼,见父亲正盯着电视出神,不知在想什么,但她总觉得,父亲心里有一股浓郁的哀伤……

  虽不解缘由,但她很心疼。

  又看了看红楼四钗,心头一叹。

  ……

  陈小旭四人在王府住了三天,第二天李母、大嫂子一家子到来后,看到特意穿上古装的四人,果然大为惊喜,喜欢的不得了。

  李源让治国去把带子找来,让一家子老太太、老嫂子们和黛玉、宝钗、凤姐儿、秦可卿一起看完了《红楼梦》,也哭也笑也怅然。

  第四天,陈小旭等人就要被送回去了。

  李源看着欲言又止的陈小旭,拍了拍她的头,温声道:“你我有眼缘,以后就叫干爹吧。”

  陈小旭看着他,缓缓点了点头,叫了声:“干爹。”

  李源笑道:“去吧。好好拍戏,等到港岛后就去家里认认门,你干妈有点多。”

  陈小旭:“……”

  张莉没忍住,噗嗤一笑。

  李源问道:“你要不要跟着一起?”

  张莉害羞,低头不语。

  傻子都知道,拜上这样一位干爹,意味着什么……

  只是她没那么市侩,不好意思开口。

  陈小旭估计是怕回去被人笑,拉一个人作伴,替她做主道:“她也一起!”

  见张莉没反对,李源也拍了拍她的脑袋,道:“我家男儿多,女儿少,如今算是补上了两个。去吧,过几天去探班,带你们出去玩儿。”

  张莉这才抬头叫道:“干爹,再见。”

  李源点了点头,看着司机开车送四人离去。

  ……

  “你们发达了!”

  车里,邓洁羡慕的要死,还自怨自艾道:“其实我也可以叫干爹的!哎哟,有了这样一个干爹,以后还不飞黄腾达?好林妹妹、宝姑娘,日后你们两个可记得拉扯嫂子一把啊!”

  陈小旭知道邓洁是故意取笑她们,便偏着小脸道:“你可以认我们当干娘呀。”

  张蕾闻言差点笑死,不过她心里也酸,要是她出演林黛玉,那该多好啊,或许今天的一切就是她的造化了。

  其实原本定的就是她,在红楼剧组里,除了乐韵之外,最美的就是她。

  只是陈小旭一换衣服,所有人都不说话了。

  没法子,天生一个林黛玉,那股韵味,谁也比不了。

  这就是命吧。

  等陈小旭和邓洁打闹一阵,轿车到了城东一家看着就比较气派的招待所,四人带着一些李家人送的礼物回来时,剧组好多人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说话。

  待听说陈小旭和张莉都拜了李源认了干爹,还见了李源的太太以及母亲、嫂子等一大家子,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也去了。

  会来事的,已经恭维起两人来。

  陈小旭和张莉跟大家说了会儿话,就回到了两人的宿舍。

  张莉看着陈小旭小声问道:“你这是,想开了么?”

  陈小旭轻声道:“昨天晚上,我和先生在花园中散步。他与我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知其不可为何,而动之恻隐。”

  “……”

  张莉眼中转了几个圈后问道:“什么意思?”

  陈小旭道:“就是说面对无可奈何的局面,要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是个人的修养。干爹希望我能做一个有修养的女孩子,他说,他希望我能好好的过好这一生,不要让他失望。我不想让他失望……”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