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 第52章:衰老与防衰老(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52章:衰老与防衰老(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金陵城。

  朱元璋等人注意到了此前天幕说的无人机作用,其中一支两三人的小团队就能施肥和喷洒农药,作业上百亩。

  这效率.显然太过夸张了。

  虽然不知道后世的亩和如今的亩是否大小一致,面积是否比如今的要小一些,但一想天幕中无人机这样飞过,其效率自然比一步一个脚印地施肥要高很多,而且更为均匀。

  以这个效率,那么只需要很少的人就能耕种完现有的土地,然后可以去开垦更多的荒地,让更多的人从事其他工作。

  而且这样作业,人自然没有那么累。

  “以机械代替体力人工,这也是后世之人寿命较长的一个原因吧。”朱元璋说道,他是贫苦出身,自然知道重体力活对人体的伤害。

  就算是农夫,常年日久的耕种,三四十岁的人佝偻地也不少,对比后世之人就老态很多。

  那承担劳役苦差,劳苦奔波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刘基等人也深以为然,若是韩国公在此的话恐怕更有感触,他主持多项大型工程,例如中都,见过更多的例子。

  “诸卿以为该如何利用现有的各科学问,将之转化成各种能提高效率的机器?”

  “陛下,宜将现有的学问分门别类总结出版和公开,充分利用民间力量,因为有利可图民间自然会大力投入和专研,慢慢的自然就会造出各种能提高效率的机器。”

  朱元璋点头,这倒是和他想的差不多,此事工部的人倒是可以胜任,但终究人手不够。

  利用民间的热情,所谓人多力量大,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但同时也有许多的问题,比如民间识字的人也不多,虽然天幕是横亘在天上,所有人都能看到,但所讲的东西毕竟东一榔西一锤的,很多人根本没有成体系的了解过,短期内其实也指望不上。

  此外还有泄密的问题,大明领土内出现祥瑞,似有仙人传授天机这事,虽然在边境严控各种书籍带出境,但早已随着各国商贾和使臣传遍周围各国。

  为此,无论是偷渡也好,还是使臣来访,他们似乎就赖在金陵,不打算不走了朱元璋及一干文武臣对此非常无奈,总不能将他们都杀了吧?而且他们又不犯事甚至表现得就很.文明

  所幸的是,天幕所说的内容似乎越靠近国都,听得就越清晰,加上天长路远的,消息传递就慢很多。

  将此前的内容整理出版的话,会将此前的学问完全泄露出去,那么.大明对四周邻国就没有了.科学优势。

  再等等,至少等到和周围国家确立贸易关系,利用此前的科学优势还可以大赚一笔,在此之前还要推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法.

  “这個想法虽好,但也容易将我们此前所积累的优势荡尽一空.”

  “只要天幕的位置锁定在金陵,那么金陵乃至大明,就是科学的圣地,此前小小优势又何足挂齿?”

  “哼,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小小一点优势就足够攫取惊人的利益,让国力提升一大截!”

  “.一身铜臭味”

  “够了,此事容后再议。”朱元璋出言打断了群臣的辩论,在此事上他自有打算,那么大优势自然不可能白白浪费掉,这不符合他的风格。

  哼,中国的就是我大明的,摸着后世过河怎么了?你们有的摸吗?想从咱这免费捞油水?

  【返老还童这个概念,最早是出自道教的一些典籍,从古至今都承载了人们美好的期盼,那么人类有没有可能可用一些手段实现返老还童?】

  【当然啦,这里说的手段可不是炼丹修仙,那个叫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我们说的是通过如今的生物学手段,克隆,基因编辑、端粒学说等实现返老还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