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回1980年去享福> 第322章 巨额捐款,震撼所有人(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22章 巨额捐款,震撼所有人(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农历四月十六,星期六。

  那耶邓氏上千族人以及七八十位来自各地的分支宗亲,在那耶村晒谷场隆重举行那耶邓氏祠堂开工奠基仪式。

  吉时已到,开始鸣炮,全体族人、宗亲开始祭祖,叩拜,祝愿那耶邓氏子孙昌盛、洪福齐天。

  在走完必要的仪式后,邓世荣这个那耶邓氏的族头便发表了重要讲话:“各位族人、宗亲,大家好,今天是我们那耶邓氏祠堂开工奠基的大好日子,我谨代表那耶邓氏祠堂理事会,向前来参加奠基仪式的各位宗亲表示衷心的感谢!

  每一座祠堂的背后,都凝聚着世世代代许多人的情感。

  这种情感天长日久,延伸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

  我们在座的都是文明公的子孙,现在老祠堂年久失修,已经非常残破了,到了不得不重修的时候。祠堂是宗族血脉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标志。兴旺的宗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衰败的宗族,祠堂残颓,香火断绝。

  这次重建祠堂,是要建成传承百年而不损的祠堂,要建成全国最好的祠堂。

  重建祠堂的预算是118万,今天祠堂的奠基仪式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希望各位族人以及各位宗亲能够踊跃捐款,把这座凝聚着我们那耶邓氏血脉的祠堂建成教育后人祭祀祖先,敬仰先贤,敦宗睦族的圣地。”

  话音刚落,全场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接下来,邓世安、邓允贵等祠堂理事会成员也都一一发表讲话,还有各地的宗亲代表也同样发表了一番讲话。

  在走完这些流程后,就轮到最激动人心的环节——捐款。

  “各位族人、宗亲,就由我来给大家抛砖引玉吧!”

  邓允贵第一个站出来,笑着说道:“我,那耶邓允贵,个人功德碑捐款6888元,另外家庭功德碑,我们家捐款10000元。”

  这个捐款数目,他是仔细衡量过的,個人捐款有6888元,应该可以排在个人功德碑前面了,而家庭功德碑的10000元捐款则刚好够得上最高档次的碑石,排位也不差到哪里去。

  总共16888元的捐款,这确实是一笔非常大的数目,说句不夸张的,就是搁在后世,这个数目的捐款也足以排在前列了,而在这个年代更加不用说,都能建成一座不错的祠堂了。

  对于邓允贵来说,这同样不是一个小数目,他跟九公合伙开的缸瓦厂,一年下来的总利润都没有这么多,要是光靠缸瓦厂的收入,起码要两年半左右才能拿得出这笔钱。

  好在,邓允贵除了缸瓦厂以外,他在客运公司的股份也不少,足足有18股,今年公司分红,他直接就进账10800元,再加上缸瓦厂一年的收入,拿出这笔钱来就没什么压力了。

  不过是一年收入而已,作为村里第一批出来做生意的人,邓允贵的眼光可不差,全族按照现在这个速度去发展,以后族里估计没有哪户人家是缺钱的。

  可功德碑与功德墙留名的机会,这辈子就只有这么一次,以后就是身家百万了,都没有这个机会了。

  所以,他必须得抓住这个机会,一定要在功德碑与功德墙上留名,供后辈子孙瞻仰。

  毫无疑问,邓允贵这个捐款数目,瞬间在现场引起了轩然大波。

  “妈呀,允贵叔这是拼了啊!”

  “允贵叔厉害啊,出手就是16888元,顶那耶邓氏小区三套房子都不止了。”

  “我也想像允贵叔这样捐,可惜现在手头有点紧,实在是没办法。”

  “切,说这种话,族头不是说了吗,这祠堂至少得建个两三年呢,你可以先报名捐款,等手头宽松了再给钱呗!”

  “唉,我也想啊,可集资到县城建小区的时候,我为了给一个儿子一套房,直接拼了三套,欠了一屁股债,现在房子分下来了也没钱装修,起码要再过一两年才能缓过来,哪里敢认捐这么多钱啊!”

  “这样确实是有点难,那你就随便捐点意思一下算了!”

  “这个家庭功德墙还是要上的,只是上个基础级的就行了!”

  “……”

  在那耶邓氏族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各地过来的宗亲也都为邓允贵的大手笔感到震惊。

  从他们来到祖地,邓允贵一直是负责接待他们的人之一,这些宗亲自然知道邓允贵的情况,知道他跟世荣叔(公)合伙开了一家缸瓦厂,生意做得还算不错。

  但缸瓦厂的生意注定是没办法跟砖厂比的,主要是缸瓦厂乃是技术工种,对那些手艺好的大师傅比较依赖,难以形成规模,而砖厂对技术要求不高,再加上需求量大,一旦形成规模就能大把大把的赚钱。

  对此,经营着砖厂的邓昌发和邓昌宝就比较有发言权。

  因此,这些宗亲们推断,邓允贵的经济条件确实不错,但比他们应该还稍微差了一点。

  结果,对方一出手,就是16888元的捐款,真的让他们刮目相看。

  不少宗亲都感觉到了压力。

  在邓允贵抛砖引玉后,邓允强也站出来道:“我,那耶邓允强,个人捐款3888元,另外家庭功德碑捐款10000元。”

  邓允强的家庭条件,自然没办法跟邓允贵比,不过他们家的收入也不少,荔枝跟西瓜一年稳定好几千进账,再加上客运公司的股份,一年上万收入还是有的。

  认捐个13888元,也就一年多的收入,却能换来至少上百年的荣耀,这种事情他当然不能错过了。

  紧接着,那耶邓氏其他族人也纷纷出手。

  “我,马村邓允飞,个人捐款18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10000元。”

  “我,到章邓昌明,个人捐款8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5000元。”

  “我,秧地坡邓允寿,个人捐款6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6888元。”

  “……”

  一个又一个族人出手,都是大几千上万的砸,看得一众宗亲眼皮不断的跳动。

  这一刻,各地的宗亲隐隐有些明白,为什么那耶邓氏的族头敢提出要修建预算118万的祠堂了。

  在观望了几分钟后,终于有宗亲忍不住出手了。

  “我,合浦山口宗亲邓昌强,个人捐款38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10000元。”

  负责做记录的族人闻言心中一惊,这宗亲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啊,一出手就是13888元,看来族头还真没有说错,那么多分支的宗亲,其中也是有不少大老板的。

  而邓昌强这个宗亲的捐款,算是点燃了其他宗亲的捐款热情,一个个宗亲开始踊跃捐款。

  “我,合浦公馆宗亲邓允国,个人捐款28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10000元。”

  “我,北流利草宗亲邓昌行,个人捐款18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6888元。”

  “我,博白新田邓昌发,个人捐款68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13888元。”

  随着宗亲们捐款开始爆发,新田邓氏族头的捐款瞬间引起了现场所有人的关注,个人捐款以及家庭捐款加起来直接超过了两万块钱,这是至今为止捐款数目最大的人。

  对于这个捐款数目,邓昌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作为新田邓氏的族头,他首先要把这个分支的脸面给撑起来,其次是这么做对于他个人来说也是有很大好处的,他在建祠堂的时候出了这么大的力,以后要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向那耶邓氏的宗亲求助,人家能帮得上忙的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这那耶邓氏,可是有超过三千族人的,而且现在的发展也是非常的牛逼,这是多强的人脉关系啊!

  虽说他以后也不一定有事要向那耶邓氏的宗亲求助,但他做人喜欢留一手,提前打好关系,相当于是交了保险,能平平安安自然好,万一遇到什么意外了,也有个可以求助的地方,这也是一种保障。

  邓昌利见族头出手了,也跟着出手道:“我,新田邓昌利,个人捐款5888元,家庭功德碑捐款13888元。”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