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汉家功业> 第五十七章 惊变(大章求追读)(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五十七章 惊变(大章求追读)(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王允还没回到尚书台,刘辩的旨意已经到了。

  有内监在尚书台内来来回回,搬走了诸多桌子,文书,工具。

  丁宫,刘弘,刘虞三人见着,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丁宫抓过一个中黄门,问道:“你们在干什么?”

  中黄门连忙道:“陛下的旨意,尚书令、仆射等暂不补缺。”

  “不补缺?”

  刘虞若有所思,道:“陛下还有什么旨意?”

  中黄门道:“回太尉,六曹尚书,须旨意而定,尚书台的公文、诏书等来往,有黄门负责。”

  丁宫看了眼刘虞,疑惑不解的道:“陛下的旨意,是……”

  刘虞却是陡然明悟,看着中黄门道:“你们搬吧。”

  中黄门抬手,将尚书令、仆射以及左右监、丞的印、文书,桌子等,全数搬出了尚书台。

  等中黄门一走,刘虞见王允还没回来,低声道:“我猜,多半是与陛下任命的那个几个州牧的旨意有关,袁晖刚刚告假了。”

  丁宫顿时明白,瞥了眼四周,见无人,凑近一点道:“袁太傅是不同意?”

  刘虞微微点头,道:“我猜测,这里面肯定发生过什么事情,只是我们不知道。”

  他早就有所察觉,刘辩与袁隗的关系,有些微妙。

  刘弘道:“是袁太傅不想那董卓入京?’

  刘虞刚要说话,听到脚步声,转头看去,见王允走进来,掉转话头就道:“子师,陛下是否发怒了?”

  子师,王允的字。

  王允一怔,迎着三人的目光,顿了下道:“陛下想要调整六曹尚书,升任黄门侍郎荀攸为尚书。”

  刘虞好像明白又疑惑,道:“袁太傅不同意?”

  王允看着三人,本不想说话,还是道:“袁太傅还不知道。”

  刘虞怔了下,也有种说不出话的感觉。

  丁宫却是明白了,是因为那袁晖告假,导致诏书无法起草,所以陛下想换人,但六曹尚书的任命,在尚书令手里,尚书令又空缺,这个事的决定权,又回到了袁隗手里。

  没有袁隗点头,王允做不到。

  丁宫给了刘虞,刘弘一个会意的眼神,道:“子师,陛下还说什么了吗?”

  王允道:“没有。”

  说完,他就坐回他的位置。

  在尚书台,袁隗威望最高,说话行事滴水不漏,其他四人绑在一起也不是对手。

  而丁宫,刘弘,刘虞的三公,是隐形的盟友,惯常共同进退。

  独王允是谁也不沾边,俨然一個孤臣。

  丁宫三人看了眼王允,没有再多说。

  刘虞心里有些忧心,袁家不动声色的占据了阉党、何进去后的朝堂,上上下下都被卡死,几乎所有事情都得袁隗点头。

  宫里那位陛下岂能答应!

  这时,王允收拾着站了起来。

  见状,三人又看了过去。

  王允手里拿着文书,道:“散值了。”

  刘虞怔了怔,这位还真是……特立独行。

  ……

  第二天的清晨,刘辩起的很早,简单吃过之后,就在扑在书桌上,整理着昨日与荀攸的谈话内容。

  荀攸的话,令刘辩对朝政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结合自身,他有了对朝廷改制的初步想法。

  大汉朝廷的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十分混乱,尤其是在阉党与外戚党争之后,厄需梳理。

  刘辩专心致志的写着,不时要翻找各种书籍,查找资料,不知不觉就到了晌午。

  潘隐端着盘子进来,见刘辩伏案书写,不敢打扰,悄步将盘子放到不远处的小桌上。

  “放这里。”刘辩头也不抬的说道。

  潘隐连忙转过身,将盘子小心翼翼放到刘辩的书桌上。

  刘辩早就饿了,快速写完一段,放下笔,认真审视一眼,随手抓过一张饼,一边吃一边看。

  吃了两口,他忽然抬头看向潘隐,道:“是母后做的?”

  潘隐笑着道:“是,太后娘娘让人送来的。”

  刘辩嗯了一声,又继续看着刚刚写好的笔记,道:“何苗与舞阳君等人出京了?”

  潘隐观察着刘辩的神色,轻声道:“是。”

  刘辩心里已经猜到,何进的自杀,多半是与何太后的争吵有关。

  吃了几口,肚子里有东西了,刘辩拿过汤碗,喝了一口,感觉着顺下去的畅快,道:“还有什么事?”

  潘隐低着头,小心谨慎的道:“陛下,袁晖还在告假。”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