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天唐锦绣>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穿越时空的城管!(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穿越时空的城管!(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雅文小说81中文网
  

  不变,他们就能继续几百年来的优渥生活,掌握着政治资源,盘踞在社会的顶端睥睨众生。

  变了,他们就会受到损失……

  可是房玄龄的这篇社论引经据典谈古论今,通篇都是煌煌之言微言大义,让你想反驳都没法。

  你总不能说《诗经》通篇妄言吧?

  你总不能说刘安满嘴胡扯吧?

  既然不能反驳,那么就只好忍着。

  反正不管你说什么,最终不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实施上来?

  到时候再抵制你,弹劾你……

  所有的世家门阀和朝廷官员都严密注视政事堂的动向。

  如果说这些人不希望改革、不希望图变,那么自然就会有人支持!

  寒门士子和各地的地主阶层便群情汹汹,大为兴奋!

  现在大唐的政治格局已然定型,若是不变,绝大多数的政治资源和社会财富都被世家门阀所垄断,寒门和小地主就是被压榨的对象,根本没有翻身的机会!

  但是大唐立国以来愈发繁华,寒门和小地主在不断取得政治地位的同时也累积了大量的财富,这就使得他们的野心逐渐膨胀,再也不满足被世家门阀死死压制下一个一百年!

  他们想要翻身,想要崛起,想要参与到帝国的最高层,那么就只有求变!

  最差也不过是维持现状,若是有机可乘岂不是更好?

  就在这种全民关注之下,半月之后,京兆府终于有所动作。

  当然,就像是那篇社论一般,京兆府的动作依然让人满头雾水,窥不得其中究竟……

  唐代律法严明,为了管控市场秩序,不仅在东市内设立了市署这样的管理机构,还设置了常平仓、平准署这样隶属于中枢的派驻机构。

  平准署是物价机构,通过它掌握市场上关于民生类商品的价格杠杆,通过国家买卖不断调节着生产、流通、消费之间的关系,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其他机构不能代替的作用。

  而常平仓的功能较平准署则更加具体,常平仓是用以调节粮价的粮库。帝国在市场上以雄厚的粮食、食盐储备作为后盾,随时用以平准粮价,从而进一步稳定市场物价,打击囤积居奇的不法商人。

  由于长安城尽归京兆府管辖,故而整个东西两市都是京兆府巡捕房的管辖范围。

  由此,巡捕房、平准署、常平仓便成为东西两市的实际管理者。

  连日里,“韩氏珠宝行”隔壁的几间库房一群人出出进进,不时的修补门窗采买家具,令附近的商贾尽皆疑惑。

  难不成是有哪一家商铺将要开业?

  此处乃是整个东市的黄金地段,同行之间的竞争也照样激烈,市场就这么大,多来一个抢食儿的大家就都少一口饭吃,大家纷纷琢磨着千万不要是自己的同行才好……

  几日之后,那几件库房被拾掇得焕然一新,有人在门口挂了一块牌子。

  市场管理执法署……

  这是个什么衙门?

  商贾们面面相觑,没听过啊!

  隶属于三省六部的哪一个部门都不知道……

  未几,有人在门口燃放了一挂长长的鞭炮,轰鸣的炸响声震动了整座东市,商贾脚夫们尽皆过来瞧热闹,一时间人头攒动,将整条街围的水泄不通。

  长安城里刚刚流行起来的成婚上梁或是开业之时燃放鞭炮的习俗居然在这里用上了……

  这是商铺还是衙门?

  围观者尽皆无语。

  一个年轻官员站到门前,将一张告示贴到门边的墙壁上,大声说道:“京兆府辖下城市管理执法署东市分署,正式成立!自今而后,本署将致力于东市的繁荣稳定,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哄抬物价、扰乱治安等等违法现象,更好的为广大商贾服务。总之一句话,有困难……找城管!”

  王玄策摸了摸脑门儿的汗,心中腹诽京兆尹大人您这都是哪里学来的词汇?

  实在是太古怪了……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