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刘备的日常> 1.45 权利觉醒(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45 权利觉醒(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笔下文学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雅文小说
  

  一株茶树,可折百钱。此比挖野菜,赚钱何止百倍。记住“不伤主根”、“泥糊断根”等要领,留守氐人这便纷纷入山,挖掘茶树。一株可卖百钱,自当倍加小心。

  所谓聚少成多,荒山渐变茶山。亦不过在数月之间。

  先前只有陂田。说白了,便是沿缓坡开辟的山田。田随山势,绵延起伏。并不平整。耕种起来,多有不便。汉阳太守范津与幕府西官,在大震关下西麓,绵延无尽的荒山丘陵间,负土填山,层层堆起长堤。又借地势,引水通渠。“层层陂田,平整如梯”。“山田相接,如梯相连”。

  刘备随取名为“梯田”。

  号称天下第一的“庄浪梯田”,早出二千年。蓟国种田,当真叹为观止。

  陂渠灌溉,翻车引水。陇山西麓又雨水丰沛。万亩梯田,水光潋滟,云舒云卷,美如画卷。

  刘备欣然点头,手指绵延群山言道:待万亩成万顷,屯田大成之日。当可活民百万。

  范津言道:只因良田皆入世家豪右之手。主公又令我等不得追缴。汉阳一地,新有万户农奴,被豪强放归。逼不得已,只得负土填壑,积成山田。万亩梯田,只够分二百户。若均分万户,确要另辟田万顷。然却非一时之功。

  刘备勉励道:无妨。有万亩梯田,美玉在前。农人必尽全力。屯田,乃为子孙后代长久计。当先易后难。可先取地势平缓之荒山丘陵,辟成良田,分与农人。如此层层推进,乃至万顷。

  范津这便领命。

  所谓“七山一水二分田”。乃陇右真实写照。梯田、茶园,牧场,皆因地制宜,为尽地利。

  只需蓟王坐镇,或不出十年,陇右当富甲一方。

  那时。大汉治下,再无羌氐汉胡之分。

  为支付大额庸金。刘备先前已命西域、洛阳与蓟国三地赀库,分批运来计十亿四出文钱。

  结果。除去武都氐人,大多支取了足额月薪外。十万羌人,多数存于账户。十亿铜钱,不过放出五亿。第二月,更减至不足三亿。第三月,只有不到一亿。此后皆在数千万钱上下徘徊。

  如此巨款,不存赀库。难不成皆堆在家中,徒令贼人惦记不成!

  更有甚者。各寨氐酋,本欲令部中氐人,将近乎一半的辛苦所得上缴。却又不敢公布于蓟王当面。只能暗中搜刮。氐人们很快发现。存在赀库的钱,可随用随取。无需上缴氐酋。但如若领回,必被搜刮一半。

  如此一来。还有谁人,肯将辛苦所得,尽数带回家中。

  被氐酋逼急,索性滞留大营不归。甚至悄悄将寨中家小,尽数接入营中安居。劳营日渐拥挤。幕府西官上报左右二丞。李、戏二人又禀报主公刘备。

  刘备当即拍板。就近增筑城池,宅院,先行“赁给”氐人安居。

  须知,城内不比老寨,皆为大汉吏治。便是氐酋,亦不敢轻易入城。

  解决了后顾之忧。氐人干劲更足。

  听闻以上种种,刘备暗自点头。

  只有财权、物权先行觉醒,其后才是民权。

  权利,诉诸于律法,更需道义保驾护航。后世王朝,道义无存,人心不古。万事皆巧言律令,可谓本末倒置。法理,当置于道义之上,而非道义之下。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 手机版访问 m.81new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