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汉龙骑> 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大战开启(80)(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大战开启(80)(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雅文小说起点文学
  

  然而,关羽义仓新政,也不知是陈登有意还是无意,又或者真的是这帮子胥吏手眼通天,硬是让他寸步难行,换到了陈矫,更是不堪,不仅如此,反而还受到了百姓的戳脊梁骨的谩骂,说他这是不给他们火头。

  本来就是惠民的政策,改革之后,官府只是从管理变为监督,可是百姓们每人信啊,百姓们对官员的不信任义仓改革办不成,而胥吏不想改,这里面上上下下都有油水,巴不得百姓闹的,他们一消极,还故意放出风声,甚至派出家丁带头闹事,处理百姓闹事的时候,总不能陈登去亲自处理吧,还得靠县令,县令则需要这些胥吏,结果这帮子一个个叫苦连天,说什么民怨沸腾,如果镇压,恐怕立时就会发生民变。

  一旦民变,那事情可就闹大了,县令兜不住,也不敢兜,关乎仕途,上报陈登,陈登哪里有刘澜的压力,不能妥协,那么县令就成了两头受气的那个人了,只能欺上瞒下,最后义仓改革虽然口头上是正在协调改革之中,可其实,连点动静都没有。

  而陈登对这事,问一两次,县令都是这个回头,第三次,就限制了期限,把县令逼的没办法,居然提出了辞官,陈登上表到了刘澜那里,刘澜答应了,换人来,结果是不管谁来都推进不下去。

  这你让刘澜怎么想?

  是真的是这帮胥吏已经到了手眼通天的地步了,还是有陈登的暗地支持?怎么想都会往陈登的头上去想。

  而后来,虽然不管是从内卫的回馈,还是陈登被调到秣陵的询问来看,好像还都不是他的原因,他也是那个被架空了的可怜人,但刘澜不相信,以陈登的手腕,能让这些胥吏就束缚了手脚?

  若胥吏真有这样大的能耐,他在广陵连义仓改革都办不下去,那办的那些水利灌溉工程就那么容易的疏通了,那些胥吏也反对了,可他呢,大笔一挥,只抓了那么几个人,水利工程,没用半月就开始上马兴建了,可是义仓的事情,怎么就没这个魄力了,如果他抓几个人,都不用杀,义仓改制,别说耗时一年没动静,一天都用不了,就能解决。

  所以这事看起来,陈登也是受害者,可这就是哄人的把戏,以陈登的手腕,想在这样事上撇清关系那还不简单,只不过在义仓的事情上,并没有他直接涉及到的利益,再说,以陈家的实力,他也看不上这点蝇头小利,所以至于是因为什么,是在无法改制,才一直是悬着刘澜心头的疑问。

  这一次到广陵,虽然陈矫说的没那么明显,可是这上令不大下,甚至是欺上瞒下的情况,在广陵是必须要整治了,甚至他都想着直接就全换了,来一场大清洗,这帮子土著的胥吏世家,不听话的全都清楚出广陵官场,他到不害怕是不是徐州之战时期,只要能重整广陵广场,不分时间,不分地点。

  而陈矫,不管是心血来潮还是真相在广陵干出一番成绩,其实从他开口的那一刻,刘澜就已经决定让他去改革了。

  至于效果如何,至于他会不会遇到什么困难,那都是后话了,放在就是,他已经给张南下达了命令,现在陈矫就是他手中的刀,一切都要配合他,就算是杀人,灭族,只要陈矫开口,那么他手中的摄山营,随时听他调遣。

  可以说,广陵官场已经是他必须要解决的事情,甚至是所有地方的官场,都需要来一场大换血。

  以前那些来自各地方的胥吏家族,已经掌握了各郡几十甚至是上百年了,他们的根基必须要撼动了,而趁着这一次在秣陵招贤招来的大面积寒门氏族,则是刘澜对改变以往个地方官场结构的最佳时机。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