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汉龙骑>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徐州之战(64)(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徐州之战(64)(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雅文小说起点文学
  

  如同曹操的痛脚被夏侯惇当场点到,当着众人的面你让他怎么说?毕竟调兵来的这些都是搪塞之语,真正的原因是曹操并不敢在这个当口与刘澜决战,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而且还是面对士气如虹的徐州军,胜利的希望极其渺茫,可这番话曹操能当着众人说出来扰乱军心?

  “议和只是争取时间,如今在琅琊驻扎了足足十万徐州军,而我们在寿县不足三万人,兵力太悬殊了元让。”郭嘉适时出面,并暗示夏侯惇不要太过坚持了,后者也察觉到了曹操的不满,可有些话他必须要说出来,兵力悬殊不是议和的关键,不敢一战,没有勇气才是最恐怖的事情。

  以为在曹军之中,这等事何事发生过?一旦对帐下将士误以为徐州很强的印象,那么以后就算有实力与刘澜一战,也会因此时造成的心理暗示而影响士兵与徐州军的交锋。所以他的想法很简单,就算是三万人,也要表现出无所畏惧的勇气,敢于强敌一战的决心,只是如此,日后就算碰上徐州军,三军才能有勇气杀敌。

  夏侯惇的坚持让曹操脸色变得越来越阴沉,一言不发,而因为他的一番话,厅内文武几乎都不敢在多嘴解释什么了,厅内一片寂静,气氛尴尬而紧张,武将们大多都赞成夏侯惇的说辞,不能因为兵力不及徐州就去找借口,这简直就是在暗示士兵告诉他们赢不了刘澜,可如果兵力当真能够决定一场胜负的话,早在与袁术的交战中,他们就已经败了,以当时袁术帐下的兵力,只怕比现在的刘澜还要多,而他们的兵力同样也比当时多,如果那时候能以少赢袁术,为何这个时候就没了以少赢刘澜的勇气了?

  还是说因为他们的主公没有了当年的勇气。

  这番话不可谓不让人张目结舌,有些石破天惊了,简直就是在与曹操抬杠,大军都在为夏侯惇捏了一把汗,因为他这番说辞很可能已经触怒了曹操,让他当着众人的面下不来台,不少人都已经在替他暗暗担心,甚至夏侯渊已经开始给他打眼色,希望他收敛一些,有些话,完全不必当着众人说出来,等议事过后,单独与曹操说,收到的效果也许才会更好。

  可夏侯惇的性子,又怎么可能是夏侯渊拦下来的,一脸的嫉恶如仇,好似他说的话就是掌握了真理,别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蛊惑曹操一样。

  他这样的性子太容易得罪人了,程昱见他依然在不依不饶的说着,不得不出面,劝他道:“夏侯将军,你说的虽然有你的道理,可很多内情你并不知晓,主公又怎么可能是没有勇气于刘澜一战才与他议和呢,实在是各方压力造成了眼下的情况才不得不与刘澜议和,这完全是从大局考虑,而眼下首要的不是与徐州开战而是和解,这才是当务之急,现在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战的勇气于决心,而是发展壮大的时间,与刘澜的议和只是暂时,等我们实力足够,再来与徐州刘澜决一死战不迟,但现在绝不是最佳的时机。”

  程昱很多话没有说,当年与袁术交战,是以少胜多,可别忘了刘表从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说他们的兵少却有着外援,而眼下袁氏兄弟都在同刘澜和解,而他们偏偏不识时务的与刘澜继续寻衅,没有外援的我们,到时就将独立面对刘澜,不管是胜是负,对他们来讲损失都是沉重的。

  夏侯惇也来了火气,声音都变得尖厉起来:“什么叫等我们实力足够,我们的实力难道还不够吗?寿县有三万,许都有五万大军,雒阳、长安济北各有一万部队,刘澜有多少军队?十万人,可是这十万人中有多少是像琅琊军、沛县军、臧霸军这等杂军,与我青州悍足岂可同日而语,如果在座诸位非要把这些杂军也算到刘澜的部队之中,那我们能算入的部队就更多了,绝不会比刘澜少,而且在刘澜的部队之中甚至还有原吕布军降军,如今吕布就在我军中,有他在,我们还怕什么,那些士兵还不是瞬间倒戈?”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