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769章 皇明一统(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769章 皇明一统(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ddxsku新笔趣阁雅文小说南派三叔81中文网
  漠西蒙古地处偏远,经济情况不十分落后,而且物产也十分单一,基本不产粮食作物。

  对于中原的粮食、茶、糖、盐、铁、棉布、丝绸、药材、木材,金银制品等各种物资的需求量极大。

  而蒙古出产的马匹、牛羊、兽骨、皮革制品、奶制品等等,也是中原地区所需要的商品,双方贸易有着很好的互补性。

  从贸易依赖性来说,游牧民族对中原商品的依赖,要远大于中原对游牧民族商品的依赖。

  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优势所在,主要体验在经济实力上,由于观念狭碍和见识的不够,历代的中原王朝忽略了用经济手段来控制北方的游牧民族。

  他们把对北方游牧民族开埠通市,当作是对他们的一种恩赐,体现上国皇恩,而不是制约他们的手段。

  二十一世纪,经济手段实际己成为大国之间博弈的主要手段,绝大多数的事情,都可以在经济层面上来解决,比如经济制裁、贸易战,根本不需要发动战争。

  当然了,十七世纪的这个时代,靠经济手段解决的事情有限,但仍然可以做为战争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只要是能够应用得好,还是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的。

  比如这次全面通商,看似是大明亏了,蒙古人赚了,其实大明都亏成世界第一了。

  朱慈烺能亏?

  通商可以促进汉蒙藏之间的交流往来,进一步接近融合,加强蒙古人对大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比派兵打下来的地盘还好控制。

  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贸易手段,控制蒙古经济命脉。

  当蒙古各部都习惯与大明互市贸易获取各种物资时,首领忽然说:我们入主中原,统一天下吧?

  你看会不会有人偷偷将之弄死了!

  并不是所有的游牧民族都有入主中原的雄心壮志,很多北方的游牧民族只想生存下去,战争也是为了争夺资源,生活得好一些。

  我已经生活的够好了,凭什么扔掉手里的饭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你去抢别人的饭碗?

  打仗是一件充满危险的事情,弄不好就看不到老婆孩子了,谁也不傻,能从打仗中获益的,永远都是少数人,大头兵能有几个靠打仗发达的?

  所有的经济手段,前提是大明保持强大的武装力量进行威慑,否则什么经济手段,外交手段,都是扯淡!

  老虎肥壮,那是更具威慑力;猪羊肥大,只能是引狼入室!

  .......

  相比主动归附的和硕特汗国与准格尔汗国,被征服的土默特等蒙古部落,他们就没有这么好的自治权了。

  大明直接将河套地区设为归化省,派遣官员,治理地方并驻军守卫,由北军都督府管理,省会归化城,是大明第十六个省。

  归化城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环绕北畿重地,是军队汇集之地,背靠科尔沁,左据黄河,垦殖条件好,能满足驻兵粮食供给。

  自俺答汗时期,这里便是内外贸易交汇之重镇,是中国北方的经济重心,可不能再丢了。

  目前的大明领土,不仅超过了明成祖时期的全盛时期,而且已经和后世清朝鼎盛时期的领土相当,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

  经过三年多的修筑,规模宏大的中华神坛已经完工。

  八月初八,朱慈烺率皇室宗族、文武勋贵,亲自祭拜神坛。

  正阳门外,通往神坛的主道上,站着两列天武军的军士,他们着装整齐,个个持枪对立,每隔丈许远的距离,还插着一面旗帜,迎风飘扬,一直沿伸到中华神坛。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