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汉阙> 第354章 因所征以名将军(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54章 因所征以名将军(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雅文小说新笔趣阁ddxsku起点文学
  

  前殿的群臣诸侯就没老韩这么好的胃口了,他们为任弘以一部之众,立了如此大功而惊讶。都在暗暗议论,说上一个能带着属下立功,一次封几个列侯、关内侯的将领,也就卫青、霍去病,勉强算上李广利三人而已。

  这三位都是独当一面的大将,更有人言,眼下任弘相当于河南之战的卫青,河西之战的霍去病。

  换言之,可以立山头了……

  “也怪我,打得这么好作甚?”

  任弘不由暗暗埋怨自己,在西域打兴奋了没收住。蒲类、强弩两军找不出比他更优秀的都尉,西域都护傅介子那边,虽然也立了大功,但功劳多积到老傅头上,一口气益封三千五百户。

  他手下的曲长们都差了点功劳,常惠、冯奉世、郑吉、孙千万都没捞到关内侯。

  唯一比任弘高的,就是作为主将,加封五千户的赵充国了。

  所以任弘努力想要让众人的注意力转移到赵充国身上,并造成一种假象:

  我任弘,只是赵老将军山头上的一株小树苗啊!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任弘努力吹嘘赵充国时,却有人站出来,继续将任弘架在火上烤了。

  却是新任丞相的蔡义,他将任弘七战七捷的功劳又说了一遍,提议道:“陛下,西安侯弘有功于国,当拜予将军之号,以示舍爵策勋。”

  “臣附议。”

  霍光起身跟进,这是预定好的程序,就任弘所知,两府那边早就通过此议了,大将军也没意见,只差让皇帝定下一个杂号将军的名称。

  “可。”刘病已笑着,作为今日一个重要环节,拜将军的诏书他早就准备好了,便要让尚书令念。

  将军之称古已有之,以将军称呼“一军”的统帅,这意义至今也没有太大变化,而在西汉,将军之号还不像东汉那般区分严格,只分为两种。

  一是大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称为“重号将军”,后来因为卫青、霍去病的缘故,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皆可开府,也并入了重号之列。

  除此之外的其他将军名号,则统称为“杂号将军”或“列将军”。

  按照大汉近二十年来的朝堂默契,身为重号将军,基本板上钉钉能进入中朝。杂号将军则不一定,但也意味着在战争中,能够独当一面,统领一军,再不用给人打下手了!

  所以能得到一个将军号,不止是荣誉,也代表兵权和话语权。

  至于命名法则,其实并无惯例,或来源于他所统领的兵种,比如轻车将军、楼船将军。或因所征以名将军也,比如贰师将军,度辽将军,蒲类将军。甚至还文成将军、五利将军这种装神弄鬼的奇怪东西也混了进来。

  至于虎牙将军这种奇奇怪怪的不要太多。

  总之在西汉,杂号将军的命名就一句话:皇帝开心就好,想咋叫,就咋叫。

  尚书令已经展开诏书要读了,而任弘出列坐于庭中待诏,他今天从未如此激动,或者说忐忑过,因为有种不祥的预感。

  还记得先前与刘病已各言其志时,他曾说过,想要做大汉的“征西将军”,去征那遥远的葱岭以西。

  如今这想法是没戏了,可别出于情怀,将这名号给自己了!

  “别这样,我不想做征西将军,我是大汉的忠臣啊!”

  任弘只在心中暗暗祈祷,却听尚书令念道:

  “自有汉以来,多因所征以名将军,故孝武时有浮沮将军,匈河将军。今有西安侯弘,西征右地,救乌孙,降车师等三国,斩匈奴一臂,携名王首级而归。”

  “完了。”一听用的是这个命名原则,又是征又是西的,任弘只觉得呜呼哀哉。

  谁料尚书令话音一转:“然诗云,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戎车既安,如轾如轩。文武吉甫,万邦为宪。故于四夷,先征而后安也,西安侯弘一征永逸,使西域安宁,故拜为……”

  “安西将军!”

  ……

  PS:第二章在傍晚。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