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625冰封帝国> 第五十六章 尾声(2)移民(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五十六章 尾声(2)移民(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起点文学雅文小说南派三叔
  

  而坚昆附近本来就是后世俄罗斯的大型粮仓所在,除了坚昆附近的叶尼塞河河谷,其东边的坎斯克盆地更是大型的农场。

  坚昆,便是尼堪准备大力开发的第二个地方,故此,需要向此地大力移民,今年一万户迁移到坚昆城附近,明年将迁移两万户到坎斯克盆地。

  这里,还是后世俄罗斯最大的通古斯部落聚集地,所谓通古斯,实际上就是“东胡”,此时专指埃文基人,也就是鄂温克人。

  在大夏国的努力下,在叶尼塞河支流上、中、下三条通古斯河流域生存的大约三千户埃文基人已经迁移到了坚昆附近,其部族名称也被尼堪统一改为“索伦”,算是坚昆兵力的来源之一。

  加上早就在坎斯克附近半牧半农的达斡尔、乞尔吉斯人,以及游牧的蒙古部落,加起来也有五千多户,按照尼堪的规划,明年将向此地移民两万户,此后,坚昆城的粮仓就会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里。

  图瓦,图瓦盆地是也,也就是后世唐努乌梁海地区,大夏国已经在此地迁移了农户约莫五千户,明年再迁移两万户,将这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的盆地彻底掌控起来。

  这里,还有图瓦、辉特牧户加起来约莫一万户,不过在前几次与瀚海军的大战中,彼等的青壮削减得厉害,寡妇们大多嫁给了瀚海军的将士,尼堪准备将这两个部落干脆彻底纳入到博格拉部,今后,这处盆地就没有图瓦、辉特两个名号了。

  当然了,在这些地方,大夏国也拿出来了一部分土地进行了拍卖,土地的拥有者也投入了一些劳力,不过与大夏国官府比起来效果就差的太远,彼等想要将这些田地充分利用起来至少需要二十年功夫。

  两年二十万户,百万人丁,当然了,若是遇到恶劣天气,恐怕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历史上清国将黑龙江的达斡尔人、锡伯族人迁移到伊犁河谷守卫西北边疆,也是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的。

  不过,大夏国可不像清国,迁徙移民,也就是一道命令而已,你必须自己带着家伙什、大车、马匹、牛羊、粮食,走一路停一路,而大夏国为了移民大业,每隔一百里的地方便设置有大型驿站,里面的生活物资应有尽有,还设置有医馆,若是安排得当的话,分批过来的移民完全不用愁。

  彼等只用第一次上路时带上十日的粮食即可,接下来全部由官府搞定。

  “二十万户,近百万丁口,一下投放到安西广袤之地,假以时日,这百万丁口便会成为五百万、千万,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这一速度还会加快”

  “南西伯利亚平原、草原,这处西伯利亚最好的地方,一旦到了老子的手里,就不能让他再跑了!”

  高坐在台上的尼堪恶狠狠地想到。

  又想到以往大汉、大唐时分对西域那效率极低的移民、屯垦,以及俄罗斯人对西伯利亚的移民,尼堪的心里不禁满是轻蔑。

  “瀛洲的移民依旧以民间、江南人士为主”

  尼堪圆润、醇厚的声音继续飘荡在大殿里,也是,整个北方才三千多万人,不可能继续向海外移民了,于是,就只能让美洲公司继续发挥光和热了。

  何况,从这几年的效果来看,在大夏国的强力干预以及公平施政下,前往瀛洲“仙境”贸易、种地、淘金的江南人士越来越大,牧仁回来后跟尼堪汇报过,除了大夏国自己的人马,依附于扬州杨文利、徽州汪然明、杭州沈家的人士越来越多,在去年年底的时便已达五万之众,其中拖家带口的便有三成。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