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625冰封帝国> 第四十一章 皮萨切克之五:两支小分队(2)琳琅(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十一章 皮萨切克之五:两支小分队(2)琳琅(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起点文学雅文小说南派三叔
  

  一个看起来皮肤白皙、天真无邪,实际上却有着神奇预见力的蛮荒部落女子。

  像这样的女子,在跟着孙德昭几年,又经历大夏国情报专业的历练后,会变成什么模样了?

  孙德惠十分好奇。

  “不过”

  尼堪也有些犹豫,本来像这种能够提前预见某种事情发生神奇的能力他是不应该相信的,不过他既然能穿越到此,还办下偌大的事业,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一般情况下,她就是一个跟着费扬塔珲的普通成员,不到关键时刻,不要理会她”

  “为什么?”

  “惠儿,听我的没错”

  ……

  阿巴拉契亚山小分队出发了,他们一百人,除了农牧渔业厅的人,就是费扬塔珲带着的七十名海军陆战队、三十名灰衣卫了,灰衣卫里面有四个女子,果然有霍尔敦,今年已经二十一岁的霍尔敦。

  她的装束与孙德惠一样,瀚海军女兵夏季服饰,粗胶宽檐帽,皮肤依旧白皙,神情依旧淡然,见到孙德惠后也只是略略施了一礼。

  百余人分做四艘小船出发了,这是用原来挂在信天翁两侧的小船改装的,原本是没有船舱的,眼下却加了一处尾舱,还是与以前一样,每艘船能够乘坐三十余人,底舱装载物资,在船尾设置了尾舵,而在船只中部、前部均设有单侧固定在船帮上的船桨。

  有这些海军陆战队在,轮番划动船桨也能前进了。

  加装了一根桅杆,使用了纵帆,眼下正是盛夏,副高压的中心正在海上,东风、东南风盛行,从萨斯奎汉纳河逆流而上,正好能借着这股风力,用水陆两栖的海军陆战队队员也是应有之意。

  海军陆战队里面,有一位少年,刚从海军学校毕业没多久,不过却是这七十陆战队员的统领,上尉军衔,海参崴海军学校毕业的。

  以前在乌扎部,有两个姓孙的老头跟着尼堪,一个就是孙老道,他的儿子孙鲁如今贵为大夏国驻欧洲全权代表,这位却是那位被尼堪从茂明安人手里救了的山西老工匠的小儿子。

  老孙头的儿子,老孙头早就去世了,他娶的也是乌扎部寡妇,有三个儿子,这位叫孙德孝,二十二岁。

  其实,无论是孙道成还是老孙头,虽然都姓孙,但与山西代州孙家都不搭杠,不过老孙头还是暗中向尼堪看齐了,他厚着脸皮与尼堪连了宗,于是他的儿子们都是德字辈。

  孙德孝,能够从海参崴海军学校毕业,显示了他能耐,因为他上面的两个兄弟,还是走了自己父亲的老路,都在工坊里做事。

  孙德孝此人,身体强壮,长着一副林中索伦人强悍的身胚,但内心却有着汉人的机敏和决断,这也是尼堪让他也加入到阿巴拉契亚山小分队的重要原因。

  ……

  几日后,船队离开了已经初具规模的尼布楚,进入到大山里面。

  按照刘文静的规划,要摸清楚山里植被以及动物的情况,一般会沿着河流走上二十里左右,遇到比较高的山体时,会派人上到山顶,因为从山顶一直到山脚,植被会呈现出不同的层次,那里的植被是最有代表性的,一般地方的植被,站在船上,用望远镜细细查看就是了。

  令他们有些奇怪的是,他们已经深入萨斯奎汉纳河有几日了,但并没有发现土人,也就是萨斯奎汉纳人的踪迹。

  “多半是土人得知大夏人在尼布楚大兴土木时,吓得往大山深处走了”

  这是刘文静的判断,不过对于此地已经有些了解的灰衣卫头目费扬塔珲来说,实情却远不是如此。

  在他的队伍里,还有一位人物。

  科克可,就是那位藏在萨斯奎汉纳河东岸密林中被大夏国救了的部族,后来它的部族被整体安排在尼布楚南岸,专门为石灰石场搬运石头。

  得知大夏人希望将山里的萨斯奎汉纳人迁到平地上来,科克可也很高兴。

  前面说过,科克可的部落是萨斯奎汉纳部与特拉华部的混合体,比如科克可本人的父亲就是萨斯奎汉纳人,母亲却来自特拉华部,但特拉华人讲的是阿尔冈琴语,萨斯奎汉纳人讲的却是易洛魁语——当然了,无论是大夏人还是科克可本人,自然不会知晓这一些,阿尔冈琴语、易洛魁语都是后来人的称呼。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