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提前一千年登陆西游> 第379章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79章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起点文学
  也许当年孔丘也是无意之举,但是他小觑了他自身的影响力,作为儒家的圣人,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天下士子。

  他虽然嫌弃秦国穷以及危险,但是他的一句话,让天下士子不愿意入秦,从而天下诸侯卑秦。

  大秦之所以这么惨,孔夫子也有一定的责任。

  作为嬴姓一脉的人,自然是对于儒家以及曲阜没有好感了,让之所以让孟子等人入北凉,却没有要孔氏一族的人。

  凡是生而为人,都是记仇的。

  嬴季昌清楚地知道当初的秦国到底有多么的艰难,这些年有了他的庇护,有了商鞅变法,秦国方才走上了正轨。

  更何况,历史上的孔氏,被华夏族人抬得高高在上,却烂的一塌糊涂。

  嬴季昌心里清楚,在华夏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家族能够经久不衰。就算是建造大唐盛世的李家也不过辉煌了三百余年。

  而在华夏的历史上却有一个家族却兴盛了两千多年,一直到后世都极为的兴盛。在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任何一个家族地位都不能比拟这个家族。

  这就是孔子的家族。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王朝正统思想,既然尊崇儒家思想,就一定要厚待孔子的后人。

  汉朝皇帝封赏,孔家后人为奉祀君掌管国家礼仪祭祀。在宋仁宗时期,孔子后人为衍圣公,并引得此后历代封建王朝仿效衍圣公因此流传,数代而不衰。

  虽然孔子是至圣先贤,为华夏的思想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他的后人们却都是一帮贰臣、卖国贼。

  有人曾给这一群衍圣公起了一个新名字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

  在浩荡的历史上,每到王朝更替时,第一个投降新政权的往往就是衍圣公们。

  甚至于投降异族。

  宋金时期,金国大举侵宋。孔子的四十八代子孙孔端友却借以朝见宋高宗之名背着孔子的木像慌忙逃往南方,弃孔府于不顾。

  同样的孔端友的孙子孔元措在元朝军队入侵时,立即向忽必烈献媚,并利用自己衍圣公的身份与威望,拉拢大金朝廷文人投靠忽必烈,做出一副奴颜卑膝的样子。

  元朝末期,孔克坚为保存孔府在乱世中的地位做起了两面派。

  明末清初之际,孔家又一次投降了他的新主人。孔胤上表满清皇帝,他表示孔家愿意与满清合作。

  为了表示孔家的诚意,孔胤植甚至率领孔子后人剃发易服表示效忠清朝。

  最可悲的是,大清光绪年间,德国强占胶州湾,而山东的孔府竟然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画像请入孔府,与孔子一同供奉。

  英国强占威海卫时期,孔府的祠堂中又多了一张爱德华三世的画像。

  而且在孔府档案中曾保留过一份于1938年发出的请柬。在这份请柬中,所邀请的人都是侵华日军山东方面的领袖还有许多大汉奸。

  对于孔夫子,嬴季昌心中多少有些敬意,毕竟孔夫子也是一个以华夏为荣的人,但是一想到后代孔氏一脉干出来的事情,嬴季昌就很不得灭了孔氏一脉。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